簡單易學的調漂方法(附圖解):五步調漂法?
1、重鉛找底,鉛座掛重鉛,使之沈底,漂露出水面1-2目;
2、向下(彎魚鉤方法)拉浮漂底座,下拉距離:子線長度+5-10公分,估計一下即可,再投入水中,你會發現浮漂不見了,因為變短了、沈入水中了嘛;
3、此時,少量多次剪鉛皮,每剪去一點,再投入水中看漂,直到浮漂浮出你想要的目數,如果你準備調四釣二,剪到浮漂露出水面四目即可;
4、掛餌找底,這個時候將魚鉤掛上魚餌,投入水中,你會發現,魚漂又不見了,重量增加了,當然又沈入水中了;
5、漂往上(魚竿方向)慢慢拉,少量多次,直到浮漂露出你想要的釣目,如果你是調四釣二,到浮漂露出水面兩目即可(掛魚餌)。
釣大魚要釣鈍, 主要的目的是規避小魚的亂口以及大魚試餌的情況。
尤其在自然水域野釣時,吃餌的是各種各樣的魚,魚的個體也非常不確定。此時若釣靈,很可能會出現很多亂象的漂相,即小魚鬧得兇時浮漂會上下飄忽不定。
這就需要我們把漂調的相對鈍些,來規避小魚鬧窩的亂口漂相。可以采用棗胡型長尾長腳浮漂,在自然水域垂釣時就可以將調目設定為5目,釣目在5-6目就可以。或者可以雙鉤空餌調平水,然後釣1-2目。旨在自然水域垂釣時就可以讓下鉤躺底,上鉤也躺底或上子線彎曲一部分。讓體型較小的魚拽不動或排除掉一些他們的吃餌信號,從而達到釣頓的目的。
另外在黑坑垂釣老魚、傷魚病魚時,我們同樣可以使用這種方式,或者直接用跑鉛釣法。
漂型選擇:
春季魚體剛復蘇,活力、吃得常弱,不會反饋出很大的吃口,所以在漂型選擇時,我們就需要選擇那種短腳、長身、長尾的較為常規的釣鯉魚細身漂。通過觀察這種漂型我們可以看出在鯉魚攝餌時,這種浮力常規,緩慢收尖的浮漂很容被啟動,而且一旦啟動後也更不容易停下來。所以在對付弱口兒,寒冷季節的鯉魚、鯽魚時可以選用。
進入夏季後鯉魚迎來攝食高峰期,魚體充滿活力,而且攝食量急速增加,面對這種鯉魚,選擇原則更穩定的大肚長身,長腳浮力大的漂型。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