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全部


1正常情況下的調漂
我對浮漂的調整通常是調四目釣二目。調整浮漂,分兩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先將浮漂座拉至鉛片座,然後,在空鉤的狀態下,在鉛皮座上增加或減少鉛片,使漂露出水面四目(自漂尖端起4個小格)。在開始調整時,要在鉛片座上多卷些鉛片。投入釣點水中後,若浮漂完全沈入水中,說明鉛片過重,可用剪刀把鉛片剪去一點再試,直至浮漂露出水面四目,鉤墜的位置懸在水中,就算符合標準了(露出水面的目數越多,代表調的越靈。)。
第二步,在調好四目的基礎上,兩只鉤子都掛上餌,投到釣點,當浮漂只露出水面二目時即可開始垂釣了。(露出水面的目數越多,代表釣的越鈍。)
魚若吸餌,則浮漂的標示竿全部沈沒於水中。對於高質量的浮漂,如果魚餌在水中溶解掉二分之一,則浮漂會在水中上升一目,倘若魚餌已全部溶於水中,則浮漂應是四目浮於水面,表示此時餌已溶化,變成空鉤浮懸於半水,就應及時換餌了。
剛才講解了調和釣的目數,不知大家明白與否。調漂可分為:調靈釣靈、調鈍釣鈍、調靈釣鈍、調鈍釣靈四種情況。從理論上講,這四種調法是存在的,但從實際效果和作用上去探討,有的調法沒有實際應用的意義,具體分析如下:
(1)調靈釣靈:增加調的目數,減少釣的目數。例如,調五目釣一目,這樣,浮漂反應就靈一些。
(2)調鈍釣鈍:減少調的目數,增加釣的目數。例如,調三目釣三目,這樣,浮漂反應就會遲鈍一些。
(3)調靈釣鈍:增加調的目數,增加釣的目數。例如,調五目釣三目,一個靈,一個鈍,數量相同,相互抵消,與調四目釣二目比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高一點外,效果是一樣的。調四目釣二目改為調五目釣三目,簡直是多此一舉的無效勞動。其實為了取得這個效果,根本就不需要改變鉛墜的重量,只要把太空豆、浮漂往上拉一目,改為調四目釣三目就行了,完全不需要舍易取難。
(4)調鈍釣靈:與調靈釣鈍剛好相反,減少調的目數,減少釣的目數。例如,調三目釣一目。一個鈍,一個靈,效果相消,與調四目釣二目比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短一點外,效果是一樣的。這樣調在垂釣還沒有開始時是可以的,但從調四目釣二目改為調三目釣一目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總結:調的目數越多,越靈敏;越少,越遲鈍。釣的目數越多,越遲鈍;越少,越靈敏。
2特殊情況下的調漂
實踐證明,正常情況下采用調四目釣二目的方法,效果是比較好的,是最基本的調法。但是隨著魚情、水情、天氣等具體情況的變化,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調四目釣二目的效果就不一定很理想,而需要再加調整。例如,氣壓低、水質不好、魚過飽或胃口不好、覓食行動緩慢輕微,往往魚餌被吃光了,浮漂可能還沒有明顯的反應,這就需要把浮漂調得更靈敏一點。
反之,如果天氣好、水情好、魚的胃口很好,或者小魚多,搶著找吃的,而浮漂反應又很靈敏,甚至魚遊動對水產生的沖擊都會使魚餌移動,魚還沒咬鉤,浮漂就有反應,以致起竿總釣不到魚,這就需要把浮漂調得遲鈍一點。
3應用
許多人都喜歡在某處調好一套漂墜之後,換個水域或釣場還用這套調好的漂墜,但實際應用中,常會出現不準確的情況,結果是閉門造車,出而不能合轍。這是什麽原因呢?因為,在不同的池塘垂釣,水的清渾、酸堿度不同,水的比重也有差異,高靈敏度的漂墜匹配,對此是有所區別的。所以,調試浮漂,最好在垂釣的現場進行,才能保證調試精確無誤,磨刀不誤砍柴工嘛!
註意事項
釣魚是一種娛樂項目,目的是休心養性,陶冶情操,一項鍛煉人耐力的體育項目。不能看著人家噌噌上,自己急得砰砰跳。真正的釣者,其最高境界是願者上鉤、玩後放流,只追求一個過程而已。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