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時調四釣二,怎麽找底?
一,重鉛找底,直到露出漂尖,證明漂尖到鉛皮是水深。
二,把漂往下拉,拉到大於漂加子線的總長,因為這有這樣,你才能保證一會調漂的時候鉤子是離底的。
三,現在可以去鉛皮了,直到露出四目。
四,現在掛雙餌,如果說現在扔下去基本上是找不到漂了,所以你現在需要往上拉,直到露出水面2目(掛上餌拉啊)這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調四釣二了,不過由於各種餌的重量不同,所以水下狀態也是不同的,如果說你一餌壓二目,那麽調四釣二就正好是一餌觸底,一餌浮空。如果是壓四目,那麽就是兩餌都到底了。
調四釣二是臺釣的基本調標方法。
顧名思義,調四釣二就是指調標的時候空鉤半水調四目,即示標露出水面四目;釣的時候掛上雙餌,調整浮漂位置,使示標露出二目。
如何實現調四釣二 把漂向鉤的方向移動到最小距離,保證漂尖到鉤的距離不得超過水深。開始調試:多在鉛皮座上繞一些鉛皮,光鉛皮的重量足夠大於漂的浮力,拋入水中,漂沈到水中不見出來,這時你 可以確認鉛皮已經沈底,然後提出,一點點剪去鉛皮,直到漂尾露出水面四目。這種狀態,就是臺釣中所說的水中天平!就是說:漂四目出水這種狀態下,漂的浮力與底下的太空豆、鉛 皮、連接環、雙鉤等處於一個平衡狀態,即:重力=浮力。忽略魚線的浮力因素的話,魚鉤可以懸浮於水中任何位置。 將釣餌掛在雙鉤上,為保證釣目準確穩定,要讓雙餌大小與後面垂釣的時候的雙餌大小基本一致。
拋到釣位,這分兩種情形,一種情形(也是大多數的情形)是示標露出水面不是二目, 則反復多次調整浮漂位置,直到讓漂露出二目;另一種情形是示標恰好是二目,則上下或向下很小範圍內拉動浮漂,直到漂目發生改變,則退回到最近一次示標維持二目的位置。這就算 實現釣二了,也真正找到底了 調四釣二與靈鈍轉化 調四目釣二目垂釣後,由於氣候及魚性的關系,往往也會出現浮標反應正常,但是釣不到魚;或是反應模糊,釣餌卻在不知不覺中己被魚吃掉。以上情況,前者稱為浮標反應過於靈敏,後 者稱為浮標反應過於遲鈍。這些現象統稱為異常現象。 過於靈敏的調整處理:當發現過於敏感的情況時,應及時把釣目增加,改為釣二目半或三目、三目半,甚至釣到四目。如還不能釣到魚時,可在鉛片上再一點一點地加鉛片,把調的目數 減少,直到上魚為止。 過於遲鈍的調整處理:方法和上面所講的相反,把釣目減少,即把原來釣二目改為釣一目半或一目,甚至釣水平。亦可一點點地剪掉鉛片,使調的目數增加,達到理想的上魚效果。 按照以上浮標調整的道理,我們可把浮標反應的現象歸納: 調的目數越少,越遲鈍;調的目數越多,越靈敏;釣的目數越少,越敏感;釣的目數越多,越遲鈍。同時我們還可以針對不同的 情況,不同的水域環境,使用不同的方法垂釣,對浮標進行調整。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