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雙餌調平水釣2目與帶雙鉤調4目釣2目相比,後者在調漂時操作更加簡單而且也更加實用。帶雙鉤調漂是一種最常用的調釣方法,在臺釣傳入大陸地區時就是以調4釣2為代表,帶雙鉤調漂的方法也一直被沿用至今。帶雙餌調漂只適合在釣浮的時候使用,也就是帶雙餌調N目釣N目,調目與釣目一定是保持一致的,例如調3釣3、調4釣4等等。所以帶雙餌調平水釣2目在釣浮的時候是無法實現的,在釣底的時候又缺乏實用性。

帶雙餌調漂的三大弊端弊端一:帶雙餌調漂操作復雜

帶雙餌調漂在修剪鉛皮的過程中,每一次都要掛上兩個餌團,所以操作起來更加復雜。帶雙鉤調漂在操作的過程中不需要掛餌,所以操作難度較低,非常簡單快捷。在釣魚人對調漂操作基本熟練的情況下,帶雙餌調漂至少要耗費10分鐘的時間,帶雙鉤調漂基本可以控製在5分鐘之內。

弊端二:帶雙餌調漂不精準

假設我們已經帶雙餌調至平水,然後重新掛上兩個餌團,此時的調目很可能就不是平水了,這是因為我們無法保證每一次掛上鉤的餌團重量都完全相同。另外,帶雙餌調漂還會受到餌料的霧化速度影響,隨著餌料的逐漸霧化,調目也會逐漸升高,這樣的調漂方法顯然是缺乏精準度的。相反,帶雙鉤調漂就非常精準,因為魚鉤的重量始終是保持不變的。

弊端三:帶雙餌調漂過於靈敏

帶雙餌調漂與帶雙鉤調漂相比多出了兩個餌團的重量,假設兩個餌團的重量能夠將浮漂下壓8目,那麽帶雙餌調平水其實就相當於帶雙鉤調8目。如果浮漂的吃鉛量較小或者餌團較重,兩個餌團的重量甚至有可能將浮漂下壓10目以上。很顯然這樣的調目已經超出了正常範圍,屬於極為靈敏的狀態。

帶雙餌調漂鉤餌容易離底由於釣魚人無法精準的控製餌團的重量,所以在垂釣的過程中使用的餌團重量減輕,鉤餌就很可能出現離底的情況。如果帶雙餌調平水之後釣2目,在垂釣時釣魚人必須小心翼翼的控製餌團重量,一旦掛鉤的餌團小了一點,釣目就會從2目升至3目甚至是3目以上,此時鉤餌就很可能已經離底,這就意味著釣魚人必須重新換餌。如果這樣的情況頻繁出現,勢必會耽誤很多時間,錯失很多中魚的機會。

帶雙餌調漂鉤餌沈底速度太慢即便我們能夠確保鉤餌順利到底,避免鉤餌離底的情況發生,由於鉛墜重量減輕,浮漂對鉤餌的牽引力會明顯增大,帶雙餌調漂就必然會出現鉤餌沈底速度過慢的情況。鉤餌沈底速度較慢對魚離底接餌是有利的,但是如果在小雜魚鬧窩非常嚴重的情況下,鉤餌沈底速度慢就很容易被小雜魚在中途攔截,導致鉤餌無法順利到底。

帶雙餌調漂會增加魚吞餌的難度帶雙餌調漂時,已經將雙餌的重量納入到了釣組的平衡體系中,但是在垂釣的時候雙餌觸底之後重量會被水底所承受,此時浮漂的剩余浮力就會增大。也就是說浮漂始終會在鉤餌上施加一個向上的牽引力,魚在吞餌的時候就會遇到明顯的阻力,所以帶雙餌調漂很容易出現空竿以及脫鉤跑魚的情況。

帶雙鉤調漂不只有調4釣2通過上述分析相信大家已經能夠明顯,帶雙餌調漂法在多數情況下都是不實用的,所以建議大家將帶雙鉤調漂做為首選。

不可否認,調4釣2是最早的一的帶雙鉤調漂法,調4釣2也是一種實用性和靈敏度兼顧的調釣方法,但是帶雙鉤調漂不能只知道調4釣2,帶雙鉤調漂的最大優勢就是能夠靈活多變。當魚口很輕微時,釣魚人可以將調目設定為4至6目,然後以3至4目為中心,上下開始調整釣目,直到浮漂信號清晰且中魚率較高時為止。當魚口非常生猛時,可以降低調目或增加釣目,采用更加遲鈍的調釣方法。

也就是說,帶雙鉤調漂可以輕松實現靈敏與遲鈍之間的切換,但是帶雙餌調漂就只能釣靈不能釣鈍,沒有太多的調整余地和空間,所以帶雙鉤調漂的實用性以及靈活性更強。當然,帶雙鉤調漂絕不只有調4釣2,需要釣魚人根據具體魚情在靈與鈍之間進行調整和切換。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