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稱之為野釣,就說明這裏面的魚的密度和魚種的分布,釣魚人是不清楚的。不像魚塘,黑坑,裏面放的魚兒數量和魚種,魚塘主都是知道的,我們可以打聽的到。

一般野釣可以理解為水廣魚稀,這些水域裏面的魚種和魚兒密度的情況,我們是不知道的。所以,野釣往往空軍或者魚獲少的幾率不小。但野釣有一點是很具有誘惑力的,那就是你永遠不知道下次咬鉤的魚種和魚兒個體的大小,這個也是很多釣友喜歡的原因之一。回到問題上,問題我分下面兩個部分來回答:

餌料怎樣準備合適呢?1,野釣打窩。

釣魚這麽多年,個人的感覺釣魚打窩是很有必要的(當然現在商品餌很多就具備邊打窩邊釣的作用)。因為野釣魚的密度較小,要想辦法把魚兒誘過來,你才有把它們釣上來的可能性。(當然釣點選擇魚窩或者魚道上就令當別論了)。

分享下我自己的窩料選擇:我釣魚打窩酒米用的較多,酒米在水中味道穿透力較遠,更有利吸引到遠處的魚群。

另外用油餅打窩,油餅是谷類榨油後的剩下的殘渣,經過高溫,香氣很濃,這種本味型窩料,不管是誘魚,還是留魚效果上都不錯的。

2.釣料的準備。

野外的魚兒,一般食物不是很充分,所以對於食物不是很挑剔。但要註意目標魚喜好的味型。比如,鯉魚喜歡甜味,鯽魚喜歡奶香味及微甜,草魚喜歡清香味,鰱鱅喜歡酸臭等等。目標魚味型這個大方向把握好就行了。

我一般是在天熱時,用的谷類和本味料為主,商品餌一般是老三樣(藍鯽,速攻,九一八)比例調來調去,氣溫低就用蚯蚓,你可以參考下。

調漂的調試。這個就需要看目標魚所處的水層來做選擇了。比如,鯽魚鯉魚釣底,草魚釣中下層,鰱鱅釣中上層等,按照目標魚所處的水層來調漂。

如果不是釣底魚種的話,就需要搜索找準魚層,這個就需要不斷微調線組來達到的。

寫到最後歸根揭底還是一句話,目標魚的生活習性才是最重要的依據。了解和掌握外界因素對魚兒的影響,你才能在垂釣中遊刃有余,收獲滿滿。

最後,作為釣魚人呼呼,垂釣謹遵留大放小的原則,自己製造的垃圾隨手帶走並分類放置。

備註:圖片源於網絡,侵權通知必刪。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