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釣好海釣?
1.海釣釣位 :
選擇好了釣場,還需確定具體的釣位。海洋自然環境更為復雜,考慮釣 痊應綜合多種因素,但有幾條普遍適用的原則。
第一, 應盡量選擇海釣,避免淺灘。淺灘上日光充足,大多數魚兒都有避光性,一般只有 夜間和早晚在淺灘活動。
第二, 在海灣垂釣應選擇滯水區。內海中的滯水區,包括河流入海口、生活碼頭、防波堤等。這些地方水底淤泥或沙石較多,水流緩慢、餌料豐富,一般魚兒較多。
第三,巖礁垂釣應選拔面向海潮沖擊的一面,即通常所說的潮表。潮表帶來豐富的浮遊生 物,與巖石撞擊時又會產生豐富的氧分,所以潮表亦是理想的釣點。
(具體參考方法):海釣旺季, 一個中心問題就是找到了一個釣位,現介紹如下:
一、 首先,海釣中找到一個能上魚的釣位實在是件好事,流急礁多也是魚多的根本原因所在,就錨鉤而言也是必然的。如果不錨鉤,急流幾秒鐘便會把帶著半漂的連接線及墜流到十幾米以外的地方去,遠離了上魚的地方,反而釣不著魚,這裏錨住的鉤起到了把整組餌鉤定位的作用。
二、 如果把主線、連接線的線徑劃定在直徑 0.5毫米以上,那麽就把底鉤和鉛墜與連接線連接的那段腦線 ( 或叫做底鉤線和墜線 ) 換成線徑要細的直徑 0.3 ~ 0.35 毫米的線,這樣上魚錨鉤回拽時,便從此處斷開,不影響上魚。 1千克以下的魚,直徑 0.3 ~ 0.35毫米的線完全可以勝任。有時回拽時其他不上魚的鉤也有掛底現象,那就不妨把所有的腦線都換成細於主線和連接線的線,采取丟鉤保魚的策略。
三、 把鉛墜從直接與連接線連接的方式換成由直徑 0.3毫米細腦線相連接的方式,以便卡墜後,把它處理成丟墜保魚及保住整組餌鉤的結果,只是需要把鉛墜換成泥、水泥墜,這樣用個泥疙瘩換條魚也算劃得來。
四、 把底鉤用打火機火燒紅進行退火,把硬鉤變成軟鉤,掛底錨鉤時一拉就直, 也能達到順利上魚的目的。
五、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想用,那就改半漂為全漂,改釣底為釣浮。拋鉤時需向上魚位置的上流十五米左右地方入水,以便使整組餌流向魚區。打全漂釣浮要把連接線的長度處理得當 ,還要根據流子和礁石的分布位置而定。
總之,釣位有魚的機會不能輕易放過,雖然錨鉤,只要沈住氣,莫急躁,有條不紊地采取合理的處理方法也一定會釣得盡興,收到較好的效果。
海釣工具特殊之處:
1)竿的不同是海釣與淡水釣的主要區別之一。在海釣裝備中已對海竿有詳細介紹,此處不再贅述。不過海竿日前在淡水垂釣中亦廣為使用。海竿不論何種質地,都應有較強的硬度,並且都需配備繞線輪。
2) 海釣魚線應稍粗,直徑都應在 0.5毫米以上,線長 60米 -70米,分母(主)線、子(腦)線。因海上風浪較大,浮漂的傳遞信息作用不大,海釣中可省去浮漂(泛指沈底釣),憑手中的顫動感或視覺來直接判斷。
3)海釣的釣鉤應準備多枚,以適應不同魚種的需要。
4)海竿的墜大多為活動式的,魚吞鉤後線自由牽動竿梢,魚墜宜偏重。海竿中也有用死墜,各式誘魚器,一般為死墜。
5)海竿梢與竿體一般來說,海竿梢與其竿體有區別要好一些。因為竿梢與竿體顏色 有區別更有利於視線觀察。而不帶顏色的海竿就不具此優點,在陽光照射的情況下容易花眼,一般 竿梢以黃色或白色為好。
6)海竿拋投方法;海竿主要用於海釣,也可用於淡水釣。 根據海竿的特點,有以下幾種投拋方式:
(1)上投式:兩腳分開,腳往前站,身體重心偏至左腳,左手握線、 墜。以 40 度 -50度角度,右手揮竿,左手將線墜拋出。采用此法墜、線擺動幅度小,落點準確,簡單易學。
(2)斜投式:左腳後退半步,左肩後偏,雙手同時握住海竿,竿與水平面呈 45度角。左手食指壓住魚線,重心落在右腳,竿梢從右手方往前揮。 魚墜通過頭頂時,放開魚線,使鉤墜自然落入水中。此法不易掌握,需多次反復練習,一旦熟 練後則可投遠,目標準確,操作方便,尤其適合海釣。
除此之外,還有側投(投墜線的中線居於上投和斜投之間)、單臂投、坐投、跪投等多種方式。
繞線輪的作用:
海洋面積廣,水體深,要求較長的魚線。為了方便垂釣者配備及調整魚 線長短,繞線輪應運而生。目前繞線輪是海竿和海釣必備的工具,運用愈加廣泛。繞線輪可分為電動式繞線輪、密封式繞線輪和旋壓式繞線輪、盤式繞線輪和袖珍式繞線輪等品種。電動式繞線輪采用電機操作,方便而準確,魚上鉤後自動收線拉魚。但電動式繞線 輪體積很大,攜帶不方便。旋壓式繞線輪操作亦很簡單,收線速度快,體積適中,是目前廣為使用的一種繞線輪。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