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秋季可以分成三個階段來討論,這三個階段由於氣溫、氣壓的變化不同,對魚的進食量的影響也會明顯不同,以及食性的選擇也要做出調整。

初秋在節氣上有立秋(8月8號)和處暑(8月23號)這兩個節氣,立秋就標誌著立秋的那一天就是秋天的第一天,雖然已經是秋天了,可是立秋到處暑依然高溫不降,魚兒還是以淡口為主,深水、陰涼的地方是魚喜歡聚集的地方,完全照搬盛夏的方式來垂釣。當然要選擇適應垂釣的有風天氣,俗話說早釣太陽紅、晚釣雞入籠,釣魚時間還得在早晚最佳,甜香的商品餌為主。

雖然初秋白天溫度高,但是到了晚上水溫會明顯下降,秋季的晝夜溫差凸顯,適應魚兒活動覓食,特別是羞光的魚類一到晚上就遊到近岸活動,所以晚上的上鉤率增加。即涼爽又能過足釣癮,何樂而不為!不過註意預防蚊蟲、安全第一!

中秋的節氣有白露(9月8號)和秋分(9月33號)這個時候特別容易出現霧天和小雨綿綿的天氣,我們這邊俗稱秋半天。也就是在上午十一點之前。

如果遇到這種天,那絕對是適宜釣魚的最佳時間了。釣魚人如果有時間的話,遇到這種天氣一定不要放過。因為這種天氣會使溶氧量大大的增加,使水中的氧氣變得充足。同時魚兒也會變得比較興奮一些,魚獲會很滿意。 雖然這種天氣魚獲非常不錯,如果遇到天氣忽冷忽熱或發生驟變最好不要出釣,因為除了魚不開口外,天氣的變化對我們身體會是一次挑戰,身體弱點的釣友建議還是謹慎為好!

野釣餌料除了商品餌之外我們最好選擇自然的活餌,活餌當然以蚯蚓為主,容易獲得。釣位選在近岸的草邊最好,在河流裏垂釣,選在水面寬廣的回灣,一定會有不錯的收獲!

雖然已入中秋,白天的太陽依然毒辣,紫外線強度會灼傷面部皮膚,所以防曬工作一定要做,穿上防曬服必不可少!各位釣魚愛惜身體才是王道是不是?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深秋時節,寒露(10月8號)、霜降(10月23),這兩個節氣到來催促魚類抓緊進食、儲存能量度過寒冷的冬季,為來年的繁殖打下基礎,秋釣霜降後 冬釣下雪前。一看就知道釣友們的黃金時間到了!只要沒有超過四級以上的大風天氣,手桿可以全天野釣。如果遇到大風天氣,釣魚癮上來了,時間充足非釣不可的話,建議你單獨使用拋竿串鉤守釣,一定會有滿意的魚獲。

我們知道鯽魚雖然是是底層魚類,但是它們也會隨著水溫和溶氧量的變化而改變它們的遊層。到了深秋,冬天的漸漸的臨近,水溫和氣溫也開始逐漸的下降,鯽魚也開始隨

著水溫的逐漸下降而改變它們的遊層開始向水的深處轉移,此時深水處的水溫要比水的上層水溫高。所以我們在選擇釣點要把這個因素考慮到。另外在選擇釣點的時候要註意以下情況--入水口,水中的木樁邊,水草邊,亂石邊,水底的凹坑,溝等。 這些地點都是鯽魚出入,覓食的地方,我們選擇在這些地點垂釣鯽魚就會事半公倍。深秋季節垂釣氣溫回升的時候,岸邊的浮遊生物,餌料充足,這是鯽魚就會到岸邊較淺的地方攝食。在刮風的天氣,我們就應該在風的下風口迎風垂釣,這是因為刮風起的浪會把水中的餌料沖到下風口的岸邊,而且這裏的溶氧量也比較高。

我們野釣的鯽魚食性是很雜的,浮遊生物,動物,浮遊植物,苔癬,菌類,它都吃。我們常用的窩餌有:酒炮小米,大米,混合飼料等。常用的釣餌卻是五花八門,不過大致有動物類:蚯蚓,小蝦,紅蟲等。素食類:米飯粒,苞米粒,麥粒,豆面,苞米面,等等。還有好多釣魚愛好者自己結合自己的經驗配製的餌料在這裏就不多說了。總之我們在垂釣時要多帶點不同的餌料,根據情況選用。

野釣在漁具的選配上要著重遵循輕便,靈活的原則。漁竿應根據深秋的特點,選擇竿長6--7米左右的長度為宜,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力情況用7米以上長度的漁竿,漁竿有條件的最好使用碳纖維漁竿,它的重量較輕使用靈活,降低體力的消耗。主線的線徑最好用2.0毫米以上,長度要比漁竿的長度略短些,這樣的長度不論何種垂釣方法,都較合適。現在好多的釣友開始使用了這種的配線組的方法。 魚鉤用伊仕尼4--6號就可以了。使用單鉤,可以防止在復雜的釣點掛鉤。浮漂的選擇上只要靈敏就可以,不過深秋季節使用七星漂是很方便,靈敏的,我推薦大家使用七星漂。鉛墜用鉛皮調節方便,精確。這些選配主要按照傳統釣法配置的。 垂釣方法---當我們來到垂釣地點後,可以多打幾個。垂釣時先把鉤拋至窩子的前方,待魚鉤漸漸落到水底後,再輕輕的提起10厘米,同時向窩子慢慢地靠近,放下。可以從不同的方向重復。如果有魚咬鉤魚漂的反應上是先是輕輕的上下的抖動,然後水裏魚漂慢慢的從水裏上升到水面,這是鯽魚吃鉤的典型的動做。有的時候鯽魚也有往下拉魚漂的現象。提竿做到先急後緩。

秋季意味著豐收,相信在這個金燦燦的季節裏,我們都會一心向往大自然,抽時間也要打點漁具來一場淋漓盡致的野釣!短短的文字不能訴盡我對釣魚的激情,希望釣友們多多支持!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