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釣在海釣細分裏面是有專業設備的, 其桿子比較硬,卷線器型號比較大。主要註重拋投。線也有專用的主要用喇叭線。新手的話沒註意這麽多,攤釣註意掛地球.

用拋竿釣魚技巧的特點是拋得遠、釣得深,釣的魚品種多,魚體大。用拋竿在海洋上垂釣是最有效的工具,可有效彌補手竿的不足,在大水面釣取大魚有其獨特的效用。海釣釣具品種多,釣魚技巧多,現代拋竿釣引入大陸後,大多數釣者用於淡水釣,海釣僅限於沿海少數人在碼頭、磯頭、灘頭垂釣,20世紀90年代,一些釣魚愛好者采用拋竿釣法實施近海船釣。新世紀以來,海上船釣有所發展』但多數仍是近海拋錨底釣,只有我國香港和臺灣的釣者乘船出外海遊釣青槍魚、鰹魚或在深海釣大石斑魚。
我國隋唐時期發明了拋竿,唐中期以後至北宋使用比較普遍。與西方不同的是,西方的拋竿誕生於海釣,我國的拋竿源於淡水釣。從宋代畫家馬遠等人所畫的垂釣圖來看,我國古代的拋竿用法有兩種:一種是江湖釣所用,人坐在船頭,手拿3~4尺長(相當於今天1米左右)的一節竹竿,一只小輪子拴於離竿梢1尺左右處,輪上纏放釣線,從竿梢一個環形線扣中穿過,下設鉤墜。釣時,將鉤餌、墜用手從船頭方向拋下,鉤餌到底後,人就坐船頭靜等魚上鉤。
如果是小魚吃鉤,就直接將魚拉到船上。如果是大魚吃鉤,力量大了,設在竿前方的輪子就會放線,緩解魚的拉力。但從圖和一些詩詞的描繪來看,這種竿只會放線,不能收線。待到魚掙紮疲勞了,人提竿收線,把魚曳上船來。另一種是輪竿,就是用一根長7~8尺(約合2米~2.5米)的竹竿,繞線輪為竹木所製,輪四周有把手,
置於竿的最後手柄處,線也是沿竿身引到竿梢頭再拴鉤墜。從原理上講,這種竿與今天弓丨進的西方拋竿是一樣的,也用於船釣。如唐代詩人陸龜蒙在《釣車篇》一詩中所說:「得樂湖海誌,不厭華舟小。月中拋一聲,驚起灘頭鳥……」這種釣輪是從漢代車輪軸承發明後I引用來的,故名釣車。又因拋出後鉤墜快速前行,勢如奔馬,故又名奔車。這種輪竿可自由放、收線,』手持竿,一手撥動「奔車」的多個;把手即可收線,其優越性明顯優於前面的船釣輪竿。今天,這種輪竿,仍舊在沿用,但與現代拋竿比,其適用和威力不在一個檔次上。目前,釣者使用的拋竿和釣法在不斷增多。與手竿比,拋竿有其1:獨特的優越性,其構造與手竿有明顯的區別,不僅拋得遠,所釣魚品11種多,更在於它的負重能力。一般手竿釣最多可將5千克左右的大旨:魚擒住,已屬很了不起。據報道,曾有人用強力手竿、粗線、大鉤,與12千克的大魚搏鬥2個小時,用8米長竿、8米線將其擒獲,這是手竿釣的髙記錄了,很少有人能做到;而這與拋竿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用拋竿釣獲21千克重的魚屬於一般記錄,釣取30千克、40千克、50千克重的大魚不稀奇;而在海裏拋竿釣,尤其是海上船釣,100千克、200千克,甚至500千克的大魚常有人釣獲,有多人釣取!1000千克以上大金槍魚的紀錄。在國外,除拋竿船釣外,還需有好的釣魚船艇,有電動起榜器等輔助設備,但拋竿起主導作用,用竿將:具魚釣住,拖到船上。
拋竿的結構就竿本身來講,與手竿區別不大,手竿細長,拋竿相丨比較粗而短,一般拋竿長1.2米~3.7米,只有在海濱重裝磯釣、江同河和湖泊拋遠釣大魚才用4.5米長的竿,這屬頂級的了。拋竿較手竿粗而結實、沈重,目的就是釣取大魚。拋竿也有軟竿、硬竿之分。淡法7欠釣和海邊棧橋釣、沙灘釣多用軟竿;磯釣,船釣多用硬竿。同樣是1.2米長的拋竿,老人、婦女、孩童使用的是輕軟型、單筒拔式的,放線器小,重約50克,可纏放50米長線,線、墜、竿、鉤、放線器五種主要部件加起來僅重200克~250克,可拋遠30米~50米,釣取海、淡水中的小型魚。遇到10千克、20千克的大魚也不怕,因為它可以收放線。同樣是1.2米長的拋竿,船釣用的竿就粗重得多,一般是二節插式,第二節是實心尼龍棒,竿重500克~1000克,放線器大,有單輪和雙輪兩種,單輪可儲放線1000米,雙輪可儲放粗長線2000米~3000米。單輪放線器重1000克~2000克,雙輪放線器重5000克。也就是說,海上船釣所用的拋竿自重就有七八斤、十多斤,老人、婦女、兒童是不能勝任的,只有年輕力壯者方可使用。
放線器,又名卷線器、漁輪、釣車等,它在拋竿施釣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所釣水域不同,放線器的輕重、形狀、突出的主要部件也不一樣,但基本構件差不多,功能的性質是一樣的,只是大小不同、拉力不同,收放線速度略有差異而已。海、淡水釣皆適宜使用的要數紡車式放線器,它形體小,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放線速度快,卷線輕巧靈活,卸力裝置簡單好用,是在10米以內深水釣取10千克以下中小型魚的最佳放線器。它不適用於10米以上的深水,尤其是50米以上的深水,不適用於釣取10千克以上的大魚。密封式放線器一般較小,繞線輪不似紡車式放線器暴露在外,而是套有一個塑料殼護罩,罩前有一小孔,線通過此孔收放,輪體後面有一個按鈕來控製收放線。拋投鉤餌墜時,只要用一個指頭按住鈕,即可將線放出。由於其形體小、輕,每個輪只可繞線20米~30米,大些的可繞線50米,適合近水釣中小型魚,適用於老人、婦女、兒童。其優點是線不易亂;缺點是放線阻力大,投擲不遠,一般僅可拋遠20余米,釣到5千克以上大魚時放、收線困難,線在孔中緊繃,易磨損。有的釣者將這種放線器用到磯釣竿上,使用效果不錯。
大鼓式放線器外形像一面大鼓,主要用於海上船釣和溪河釣。它結實牢固,分量重,大者有5千克,其放線原理與紡車式放線器不同。紡車式放線器收放線時,線輪不轉動,只是撥線架在轉;大鼓式放線器收放線時,線輪轉動,收線順轉,放線逆轉。
放線器有上百種,選用稱手的放線器是很重要的。首先,放線器的選用要與竿的長短、軟硬綜合考慮。一般長拋竿、硬性拋竿需配繞糸線多、轉速快的較大型放線器;用短竿、軟竿、輕柔竿近釣中小型魚時,需配繞線少、轉速慢的小型放線器,以便使用稱手。當然,長和短也有例外,比如肌釣竿,長而細、輕,就配小型放線器;海上船釣竿,短而硬、重,就用大而重的大鼓式放線器。其次,要看轉速比的大小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轉速比又名齒輪傳動比,即搖柄轉動一圈,帶動撥線架轉動圈數的比例。威海、寧波等地漁輪廠生產的放線器的轉速比例最低為1:1.5,即轉柄轉一圈,撥線架轉一圈半,這是一種卷線最慢的放線器,製造簡單,價格便宜。其他的有1:2.15、1:2.58、1:3.23和1:4.10等,好的放線器的轉速比可達1:4.8,甚至更大。也就是說,搖柄轉一圈,撥線架要轉約5圈,甚至更多。轉速比越大,卷線的速度越快,可迅速將遠在50米、80米遠的水中的魚兒拉至身邊。除海上船釣和淡水湖泊釣,溪河釣哲羅魚、鮭魚等情況外,一般轉速比不需要太快的,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即可。第三,檢查卸力裝置(即調力旋鈕)是否合格。放線器的卸力裝置很重要,主要體現在釣住大魚後,魚的沖擊力瞬間可達到魚體重量的8~10倍,1條5千克~10千克的大魚,其上鉤後帶動魚線向前猛沖,瞬間的力量可達到50千克~100千克。這股力量,竿、線、鉤直接承受均擔當不起,這也是用手竿很少能釣起10千克大魚的主要原因。卸力裝置可有效地減小這股強大的沖擊力,卸力裝置一般設在兩個地方,價廉而簡易的放線器設在繞線輪的前方,是一個可以左右旋轉的圓蓋,順時針方向轉,越轉越緊,阻力越大;反時針方向轉,越轉越松,阻力越小,它所卸的力度大小靠釣魚人自己掌握調整。標識清楚的卸力器裝在繞線輪的後方,突出來的直徑為1.5厘米~2厘米的圓鈕下方有個刻有1~10格的圓盤,每一格旁標有卸力數字,圓鈕也可左右旋轉。圓盤上的數字從0~10.0順時針方向旋轉定位,數值越大,阻力越大;反之,阻力越小。使用時,如果線的拉力為4.78千克,可將旋鈕轉至3.8千克定位,這樣,當魚的拉力達到3.8千克時,卸力器就會自動放線,保護竿、線不受損壞。
拋竿可拋遠,釣大魚、多釣魚,除了放線器起主要作用外,其竿與放經器大小的匹配,線、竿、墜之間大小,粗細配搭也十分重要。主要是科學、合理、得當,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拋竿的威力。國外對拋竿的各個部件的配置十分講究,均標出詳細的型號配製。使用拋竿時間久的人已認識到這個問題,釣前充分準備、調試,達到滿意、稱手後才外出釣魚。許多初學者不註意這個問題,垂釣時,釣餌拋不遠,或收放線困難,造成斷線跑魚。
我國拋竿釣的技法沒有手竿釣多,主要技法有淡水團鉤底釣、淡水串鉤底釣、懸浮釣、拖釣、擬餌釣等。海釣有防波壩提釣、提壩拋遠底釣、磯頭礁石釣、沙灘漲潮釣、荒島多竿釣等。海上船釣有停船礁溝釣、拴船養殖區釣、行船拖曳釣等。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