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磯釣,臺約等
所謂磯釣,是指在突出水面的巖石或礁石灘上垂釣。在那些人跡罕至或很少有人為幹擾的磯、礁、島、嶼周圍,水下往往是峰巒疊嶂、懸崖峭壁、深不可測,地形十分復雜;磯巖周圍,礁石叢中,海峽海岬,往往都伴生著極豐富的水生動植物,成為海洋中各種洄遊性魚類索餌、產卵的必經之路,一年四季,魚源極為豐富,所以成為磯釣冒險家的垂釣樂園。 尋找磯釣釣場,不一定非要乘船渡海,去找那荒磯荒礁;而沿著海岸線的或者大型島嶼周圍的礁巖、磯石之邊,防波堤、消波樁、攔海壩、水閘、港口、碼頭、船塢、橋、石油平臺、橋梁平臺或停泊的船舷旁,凡於潮漲潮落水位能達二三米、三五米或十余米以上水深的地方,都是很好的磯釣釣場。 磯釣,又有「輕磯釣」和「重磯釣」之分。「輕磯釣」裝備輕,使用「輕武器」,主攻中、小型魚類;「重磯釣」裝備重,需要用「重武器」,主攻大中型魚類。由於海洋魚類品種繁多,形體各異,其泳層、個性、食性都不盡相同,其釣具裝備除分輕、重之外,具體施釣的釣組和釣餌也要因魚而異。下邊分別介紹輕磯釣和重磯釣的兩種釣具和釣法。臺釣,就是臺灣釣法。臺灣釣魚技法是20世紀80年代從臺灣傳到大陸的。就是竿子架在支架上,大多采用立漂釣法。什麽叫臺釣?臺釣,又稱臺灣釣法,比較準確的稱呼應該是懸墜立標雙子線釣法。最初是從日本傳入臺灣,又由臺灣釣魚人進行改進後傳入大陸。經過大陸釣友不斷繼續改進提高,又產生出競技釣法,以及今年頻頻出現的新名詞──點釣。競技釣和點釣在調標理論、技術動作和看標方式上都與傳統的臺釣有了很大的不同,現在的臺釣一詞已經成為這一類釣法的統稱,習慣上我們稱凡是采用懸墜立標雙子線釣法為「臺釣」。按照最早將臺釣介紹到大陸之一的臺灣釣魚名人廖心陽先生的說法,臺釣就是「釣得舒服一點,釣得多一點,釣的考究一點」的一種釣法。臺釣法能夠比傳統釣魚獲多數倍甚至幾十倍,現在國內能夠時速過百尾的高手比比皆是。臺釣也是最能體現釣手技術水平高低的釣法,往往同池釣魚,高手和初學者釣獲也懸殊。現在釣魚比賽已經成了臺釣的天下。區別於臺釣的釣法,我們統稱為傳統釣。與傳統釣相比,臺釣的優點在於:第一,釣組配備科學,反應靈敏,技術含量高。這是臺釣最顯著的優點。臺釣的整個釣組在水中都呈懸浮狀態,釣組中任何組件狀態發生了變化都直接影響信號的體現和上魚率,有時失之毫厘,差之千裏。魚吃餌的細微動態,窩子中魚的多少都可以從標上清楚反映,熟練釣手在鉤餌下沈的全過程都能發現魚訊,並起竿得魚。第二,鉤餌製作精良。臺灣釣法所用的餌料考究,一般使用商品餌,多是由專家根據釣不同對象魚而專門配製,針對性強,衛生方便,狀態合理,誘釣合一,邊釣邊誘,魚會越釣越多。第三,技術動作規範。臺釣法對垂釣者一招一式如上餌、拋竿、提竿、遛魚、抄魚等都有嚴格的標準化要求,都有其道理,有些基本動作需要花功夫認真反復練習才能掌握,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加快整體釣魚速度,降低體力消耗。第四,裝備精良、齊全。與傳統釣法相比,臺釣配備的裝備比較先進、精致,包括竿、支架、手抄網、專用魚護、釣箱、釣魚傘,使用優質細線、小鉤,靈敏的浮漂等。當然臺釣法也有其缺點:1、臺釣主要適用於釣小魚(主要是鯽魚),釣小魚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臺釣的優勢,釣大魚(3千克以上)會有一定局限性。2、臺釣釣組靈敏,既是臺釣的優點,同時也是缺點,在特殊魚情比如小雜魚特別多特別鬧時,效果反而不如傳統釣(如包食釣法);3、臺釣標尾很細,視力不好的釣友抓小動作會有困難;4、臺灣釣法設備多而全,投資大,消耗大;5、臺釣技術規範嚴格,講究多,初學不易;6、臺釣對釣點環境要求比較高,沒有傳統釣適應性強。臺灣釣法作為眾多釣法的一種,有優點也有很多缺點,它也不是萬能釣法,更不是終極釣法,現在國際釣法在野外大水面作戰時就比臺釣更先進,有誌於釣魚事業的釣友可以去學習,爭取在國際賽場取得好成績,為國爭光。另外,祖國的傳統釣寶庫中也有更適合於特定魚情的高效釣法,值得我們認真去學習借鑒。臺釣最大的貢獻就是為廣大釣友開啟了一個智慧魔方,賦予釣魚新的觀念。法無定法,我們學習臺灣釣法,不能一味照搬照抄,機械運用,應該根據不同的魚情,結合自己不同的使用習慣,借鑒其它釣法的優點,揚長避短,因地製宜,對釣組進行合理的調整變化,才能真正提高釣技水平,達到魚獲最大化效果。
yingyaohui回答的很詳細~最簡單的說法就是磯釣=海水 、就是在海上礁石上釣魚的一種方法,魚竿配合漁輪臺釣=淡水、類似競技釣法、主要是在池塘,手竿,雙鉤。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