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 的樂趣在哪裏?
披著蓑衣在江上垂釣是最為快樂的事,垂釣用輪竿,竿用紫竹製成 ,輪不宜大,竿不宜長,只要絲線長就可以垂釣了。南昌有一種叢竹,它的竹節又長又直,是最好的魚竿。魚竿長約七八尺 ,敲針作鉤,所 謂 「一勾掣動滄浪月,釣出千秋萬古心」是使人的心誌快樂,本意並不在魚身上。或者在紅寥灘頭,或在青林古岸邊,或迎著西風,或頭冒飛雪,披上蓑衣,戴上鬥笠,在煙水之中執著魚竿 , 儼然像在米芾所畫的《寒江獨釣圖》之中。
但凡從事過遊釣活動的人,都認為釣魚確實是一種非常有益的活動。它 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兼備,既有益健身,又令人心曠神怡。在垂釣過程 中會享受到一種莫名的快樂。釣魚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受季節限製,一年四季一般都可以進行,其中 春秋兩季垂釣最好。
春天萬物復蘇,魚經過漫長的冬季,急需補充養料,這時 可用紅蚯蚓掛鉤,因為魚春季喜食葷餌;夏季宜釣早上和晚上,因為早、晚魚 吞餌活躍。秋天魚準備過冬,一般是猛吃魚餌,張嘴幅度大,葷素兼食。春秋 兩季,一天之中早、中、晚都可垂釣;冬季,大多數魚已進人冬眠狀態,不進食。
只有鯽魚仍舊吞餌,只是張嘴幅度小,動作很輕。因此冬季垂釣應用細線小 鉤,在中午前後將餌鉤拋於朝陽背風的淺水區垂釣。(一)釣魚賞心怡情陶冶身心誰都知道,心胸開闊,精神愉快,是人體健康的要素。外出垂釣以前,一 般都要忙於整理行裝和釣具,忙碌之中充滿了情趣和生命的活力;離開城市來到郊區,沐浴在湖光山色、暖日和風之中,很自然地會體會到煙波垂釣的意 境,身心的愉快不言而喻。
垂釣與拳術、書法、繪畫一樣,對人的健康有異曲 同功之妙。其健身原理都在於這些活動能調身、調心、調息,可以修身養性、 調和氣血、安定情緒,從而使大腦皮層得到休息,讓體內功能協調平衡。實踐 證明,釣魚活動對於從事任何T。作、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都有裨益。
特 別是對久坐室內的腦力勞動者、年歲較大的離退休者,解除消化、神經系統不 良癥狀,更為有利。垂釣需要靜心、耐心、細心,不能急躁。這對人無疑又是一種磨煉,有助 於養成控製情緒的能力。水邊垂釣,同時需要精神專一,手、眼、腦全傾心於 水面浮漂。排除了一切憂思俗事,煩惱也就自然丟之腦後,從而享受到一種 神遊物外的快意。
通過垂釣活動,能鍛煉人的意誌,培養勇敢、沈著、果斷、豁 達的優良品德。釣魚的絕妙之處還在於你永遠不能停止學習,因為你今天能 釣到魚的地方明天就不一定釣到,今天的方法,到另一個地方也不一定管用, 要想成為一位永遠成功的垂釣者,你必須隨時觀察、學習、嘗試,從而取得獲 益,在垂釣中陶冶身心。
(二)釣魚活動筋骨增強人體機能肢體活動乃養生大法,生命在於運動。垂釣就是一種平緩自然、動靜相 宜的全身性活動。由城市來到郊外或附近的垂釣場所,無論是騎車、步行還 是坐汽車去,都是一種全身活動。釣魚時,甩竿、提竿、換食、投鉤,從形體到 四肢,需要不斷地運動。
不僅肩、臂,而且肘、踝都得到一定的鍛煉。垂釣有 益於促進血液循環,擴大肺活量,使氣血兩旺,百脈通流,有益於防病治病。 垂釣者都說,捕獲一條大魚所產生的快感,與聽音樂時的舒服感、愉悅感是一 樣的。不少患有高血壓、胃腸病、神經衰弱的「老病號」,就是在學會釣魚以 後,經常在溪邊垂釣,才摘掉「病夫」的帽子,重現快樂人生的。
(三)釣魚沐浴陽光雨露呼吸新鮮空氣陽光、空氣和水是人類生存的三大要素。釣魚活動就賦予了人們這三個 要素,同時又伴著碧波綠水,對人大有裨益。同時釣魚還是一種日光浴,在做 好適當保護條件下,日光可以改善皮膚的血液循環,增強皮膚的抗病能力。一般都認為黝黑的肌膚是健康的一個象征。
古人曾經說過:數見風日,則血 凝氣剛,肌肉牢密,增耐風寒而不致疾病。人口稠密的城市,空氣一般比較汙濁,來到風景秀麗的江河湖塘,往往令 人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原因是那裏的空氣濕潤清新,空氣中含有大量帶 負電荷的大分子——負離子。負離子進人人體後,可產生負離子效應,當負 離子進人人體血液以後,就會和血液中的血紅蛋白以及鉀、鈉、鎂等正離子結 合,從而增強血液攜氧和攜帶營養物質的能力。
據統計,城郊的負離子含量, 往往是城市的100倍,這樣就能大大改善人的機體功能。經常從事垂釣的 人,還有助於消除噪音的刺激造成雙耳的疲勞,使人耳聰目明,思維敏捷,手 腳靈便,也就倍感舒服。(四)釣魚訓練大腦思維達到積極休息一個健康的人體,大腦功能的好壞十分重要。
垂釣時,一般只有一部分 腦神經在活動,大部分神經中樞處於休息狀態,並且使全身臟器機能得到合 理的調整。這時垂釣者的心情是閑適、安靜的,手和腦的活動全出於自然,達 到形神合一,所以垂釣是一種很好的休息。其實去釣魚絕不是一種簡單、消極的休息。因為從準備遊釣到選擇水 域,從尋找釣位到裝餌做窩,從甩竿投釣到提鉤上魚,無不需要勤於思考。
釣 魚嚴格地說也是一門科學,魚類的生長、繁殖、覓食、棲息、遊弋等受自然環境 的影響較為明顯。季節:氣溫、水溫、光照、水流、潮汐、天氣等因素的變化,都 會對垂釣效果產生影響作為一個垂釣愛好者,要想釣到魚,多釣魚,就必須 了解垂釣魚類的生活習性,垂釣水域的水文、餌料狀況,魚的覓食規律,水底 地形等情況,還要了解天文、地理、氣象等知識。
為此,就需要每一個有心的 釣者去查找有關書籍資料,掌握與垂釣有關的釣技、釣具、魚餌、釣點等方面 的知識,請教知情人,認真學習,勤於思考,善於總結,把學到的東西融會貫 通,並應用於實踐。這個過程,就是一個求索、求知的過程。釣者的垂釣知識 越豐富,判斷就越準確,上魚率就越高。
有人講:「我沒看書,也釣到了魚,還 釣到了大魚」。的確,這種現象是存在的,但終究屬於「碰運氣」,是倒黴的魚 碰上了幸運的你,是否每次都能有如此運氣,只有天曉得。垂釣中各種因素都會對垂釣結果帶來直接的影響,如魚若浮頭,說明水 中缺氧,這時魚很少攝食;鰱、鱅魚為濾食性魚類,常規餌料不食,一般很難釣;羅非魚喜熱怕冷,若溫度降到一定程度,羅非魚便不再覓食;哲羅魚好清 潔,在渾水中就釣不到它;鱖魚、鯰魚、狗魚等為純肉食性魚類,對素餌是不屑 一顧的。
如果對這些情況不了解,也不去鉆研,墨守固有的程序去釣魚,其結 果是可想而知的。作為一個釣魚愛好者,就要努力朝釣魚世界的「自由王國」邁進。其間, 你可以學到許多知識,懂得很多科學道理。只有不斷地鉆研,不斷總結經驗, 經過多次的實踐、鉆研、總結、再實踐,你的知識面才會拓展,釣技也會大大提 高,垂釣時才會采取科學的態度,根據實際情況,去選擇適合垂釣魚類的釣法。
應該說,垂釣實際上是一種獨立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思考如何解決 問題的過程。同時垂釣還涉及人、魚及釣技、自然環境等多方面復雜的因素。 長期從事垂釣活動,可以鍛煉人靈活地運用知識、經驗去分析問題,從而找出 解決的對策。垂釣的運動形式是身靜腦動,身心並用,只要浮子一動,剎那間 臂腕之力通過竿、線、鉤將魚緊緊鉤牢,拉出水面。
長期進行這種形式的運動 訓練,可以使人的視覺、聽覺十分敏銳,身心反應快。通過垂釣,可以訓練人 勤思維善總結,做到因時、因地、因魚予以施釣,不斷總結經驗,逐步提高技 藝。總之,垂釣活動深受我國和世界人民喜愛,是很有道理的,它具有賞畫之 絢麗,吟詩之飄逸、弈棋之睿智、覽勝之曠達。
垂釣活動,作為一種精神享受 和健身之道,能夠起到其他體育運動無法替代的效果。長期參加垂釣,可以 增強體質、增大肺活量,讓血液循環通暢,新陳代謝旺盛,吃得香,睡得著。所 以說堅持垂釣,有利工作,延年益壽。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