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調靈調頓、釣靈釣頓的的說法一直是爭論的交點和話題,誰對誰錯本人不敢妄加評論。本人只是從中總結了一點感悟,願與大家分享: “魚多口亂,調高釣高,魚兒離底,調高釣低,魚吃口輕,調少釣少,魚少口滑,調少釣多!”李保安老師說的很對,但我個人認為調低和調高只是加減鉛皮過程中增加或減少整個釣組的重量,調低和調高二者的磨擦力幾乎是一樣的(空氣磨擦和水力磨擦相互交替)。

所以個人認為調高釣高為靈,但不容易把握魚訊。

現實情況表現出浮標似有似無或狂飛亂舞的動作就是釣不上魚或無意中上了魚即有人把不上魚上亂魚的情況、調法、釣法稱之為頓;

相反調低釣低為頓,但能容易上魚。現實中表現為釣組起動滯後、魚訊在浮標上反映放大、人反映動作和相應滯後的釣組反映動作正好合拍即上魚了。

但是我認為上魚上的是魚吃食的滯後那一口即魚吃食第二口,因為魚第一口浮標還沒反映出來就消失了,也就大家在老鬼水下試驗室看到的那樣(水下人看著食進魚嘴了上面釣魚的人還沒反映),所以同常人們稱這種能上魚的情況、調法、釣法為靈。總而言之調、釣無定法,適者為佳。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