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季節釣鯽魚如何選擇餌料?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現在是初春時節,昨天我跟朋友去釣魚,三個人使用了不同的餌料,並都有斬獲。本著答題盡善盡美的原則,根據題主的提問,咱們結合實際作釣經驗來共同探討這個季節該如何選擇餌料。

作釣與溫度、環境的關系一、溫度關系

進入春季,溫度在不斷的回升,我們這邊中午的室外氣溫居然達到了27℃,作釣體感舒適。這種溫度下魚兒雖然很活躍,但清晨和午後的溫差對魚類的吃口還是有影響的。

作釣體驗:兩個朋友昨天早早的用酒米打了窩子,但是發窩卻很慢。我到的時間比較晚,大約8點左右直接用谷香味餌料抽窩,用藍鯽作釣,魚口也是斷斷續續的,直到9點過後吃口穩定,連竿不斷。

二、作釣環境

春季多數野河長滿了水草,給魚類提供了保護和繁殖的場所。從作釣的角度來看,此時比較適合傳統釣,懸墜釣則需要長竿越過草區能釣到深水。

作釣體驗:昨天的釣場是一條河道,寬約20米,岸邊長滿了水草,我原本想使用傳統釣的,但是找到了一處別人開辟過的釣位,是被割草刀拉過的一小塊明水區,於是果斷使用了臺釣。我的朋友們則是長桿傳統釣釣草頭。

段落小結:春季用餌主要以腥為主,餌料選擇上還需要根據溫度和釣場環境來使用。

作釣與用餌的關系當天作釣我們三人分別使用了紅蟲、蚯蚓、商品餌,來談一談各自的優勢。

一、紅蟲作釣

我的發小遊魚哥是個老釣手,使用的十米長桿單鉤通線紅蟲作釣,浮漂是三星漂,這種釣具釣組是春季釣草區的常規配置。老釣手對於溫度與餌料的運用是非常嫻熟的,早晨溫度未回升時用紅蟲,溫度上來後慢慢的改為蚯蚓作釣,所以他是我們三人作釣尾數最多的,但個體比較雜。

分析:氣溫低導致水溫底,沿河岸樹木較多,初升的陽光照射角度小,溫度回升較慢,這是紅蟲清晨仍然有效的原因。

二、蚯蚓作釣

我的兄弟老八釣魚新人一枚,傳統釣沒學習多久又開始學臺釣。新手對於餌料的運用以及環境的掌控不是很熟練,昨天打窩後首先用的蚯蚓作釣,沒口,看到我的臺釣上魚不錯又換成臺釣,但是他的釣位是生地,暗草比較多,掛底嚴重,於是自己找了一塊明水區還是蚯蚓作釣,收獲慘淡。

分析:八弟為什麼釣貨不理想?我們總結為以下三個小點:

魚類的繁殖與食物攝取都離不開水生植物,尤其是春季,鯽魚多在水草區附近迅遊覓食,釣明水是錯誤的選擇。溫度會有變化,一味使用蚯蚓不會靈活運用是很多新手的通病,我給他開了商品餌中魚率得到了改善。傳統釣是春季釣草的優勢,沒有根據釣位環境去選擇作釣技法,是八弟懸墜釣總是掛底的原因。三、商品餌作釣

我的釣位是別人開辟的長條形明水區,四周是水草,這是容易聚魚的地方,所以我選擇了商品餌。因為早春氣溫的原因我沒有在餌料裏添加九一八,只是一味的突出藍鯽的腥味同時加點速攻2號使其更具溶散性。同時用九一八野戰開了一些谷香餌抽了十余竿做窩,這樣可以使窩餌分離,淡引濃釣,當天釣或獲黃金板鯽數尾。

作釣中,應註意的是發窩後,不需要頻繁的起竿,以免擾亂魚兒進食,同時起竿後應快速的將鯽魚領出窩點避免炸窩。

段落小結:早春作釣紅蟲或商品餌都可以使用,蚯蚓則在溫度趨於穩定後效果更佳。另外,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最好不要開辟釣位,這樣短時內很難保證聚魚。

最後的總結春季野釣最復雜的是釣場的環境,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我用傳統釣時常年作釣草頭效果都很不錯,而餌料選擇上正如文中所述,要根據季節、溫度、環境、釣法來靈活運用。

不知道我的回答能否幫助釣友解惑。我是樂園之失,一個釣魚領域創作者,本文為原創首發,轉載需授權,如果文章對您有所幫助,請加個關註,謝謝閱讀!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