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餌料釣鯽魚

第一,選擇純素的餌料。純素餌沒有動物蛋白,小白鰷鬧鉤的強度就會弱一些;
第二,選擇不含拉絲粉的餌料,代之以白面作粘合劑,也能減少許多無效標相。白面的比例以有效控製住小白鰷鬧鉤為準,但要註意,千萬不要把餌料開成死面疙瘩,這點很重要。如果這兩招不管用,依然控製不住小白鰷吃鉤,那就要考慮舍棄商品餌了。你可以自製玉米面釣餌,方法是準備適量玉米面,用開水和面,揉成拳頭大小的面團,上屜蒸,開鍋20分鐘後起鍋,趁熱把面團放入冷水中浸泡冷卻,冷卻後撈出揉捏至沒有疙瘩就可以使用了;使用的時候感覺太過粘硬可以就地加水繼續揉捏,直到合適為止。這種魚餌可以做到很軟,但是幾乎不霧化不脫落,在水下非常持久。

鯽魚有哪些天然的餌料?

  

參考資料:中國畜牧街

水域中天然生長和通過施肥培育的浮遊生物是鰱魚的極好天然餌料。浮遊生物漂浮於水中生活,個體微小,一般肉眼難以看到,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清楚。可分為浮遊植物和浮遊動物兩大類。

一、浮遊植物

浮遊植物是自然水體中的原始生產者,它吸收水域中的氮、磷、鉀等營養素和二氧化碳,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而得以大量繁殖,成為水域中最基本的餌料資源。
  通常氮、磷、鉀等營養元素含量高的水域,浮遊植物生物量高,魚產量也高。

不同種類的浮遊植物的餌料價值是不相同的。由於鰱魚和其他魚類一樣不能消化纖維質、果膠質和幾丁質等,因而很難利用如大部分藍藻、細胞衰老的綠藻、裸藻等。能較好地消化利用如金藻、隱藻、矽藻和部分甲藻、黃藻、綠藻、裸藻、藍藻等。
  

二、浮遊動物

其主要以浮遊植物和有機碎屑為食,是水域中的消費者。它的個體要比浮遊植物大得多,但一般不超過5毫米。不少種類除主營浮遊生活外,都能兼營底棲生活。浮遊動物是鰱魚攝食一部分,一般魚類在幼魚階段都以它們為主要食料。
  主要的類別有原生動物、輪蟲類、枝角類以及橈足類。

1。原生動物:原生動物屬單細胞動物,沒有組織器官的分化,但有呼吸、排泄、生殖、感覺等機能。

2。輪蟲類:輪蟲為濾食性,以浮遊藻類、原生動物、細菌和有機碎屑為食。適應性很強,在各種類型的水域中都能生存,尤其在人工施肥的池塘、水庫和河溝中更為常見。
  是各種魚類幼魚階段的適口餌料。

3。枝角類:枝角類俗稱水蚤,又稱紅蟲。枝角類廣泛分布於湖泊、池塘、水庫等水體中,主要濾食細菌、單細胞藻類及有機碎屑,生長繁殖快,營養價值高,是鰱的主要餌料。凡是枝角類數量較多的水域,魚產量一般很高。

4。
  橈足類:劍水蚤、鏢水蚤等一類的小型甲殼動物稱為橈足類,其多以浮遊藻類為食,是良好餌料。

鰱魚除濾食水中的浮遊生物外,還濾食有機腐屑。 。

維管束水草的莖,葉,芽和果實是鯽魚愛食之物,在生有菱和藕的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鯽魚最能獲得各種豐富的營養物質。矽藻和一些狀藻類也是鯽魚的食物,小蝦,蚯蚓,幼螺,昆蟲等它們也很愛吃。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