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正釣鯽魚,散炮和手食怎麼使用小藥,味型有什麼講究?
黑坑新放魚,首次開釣,稱為正釣日。此時,由於剛放新魚,魚密度較大,一般在二三個小時後,便會開口進食,且需求量較大。要想魚上岸,需拿糧食換。前期做好誘魚,聚魚,留魚是關健。
一般來說,生口魚吃口猛,為了搶奪先機,快速誘魚,聚魚,留魚,散炮可以開成幹散,有霧化,溶散性,可以添加味型餌,添加劑的使用要根椐魚情特點,諸如有無偏塘;季節特點,是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天來加以考量。
但不少黑坑坑主雖然明著放魚,但實則所放之魚多為別處搗騰,互通有無的回鍋魚。這類魚雖涼水浸養,增養泵給氧。但這病態的回鍋魚對有霧化冒煙狀的散炮小心翼翼,退避三舍。故此種魚情必須反其道而行之,散炮狀態要開成濕散,減少霧化程度。手食也要開的軟粘一些。
小藥的使用,原則上濃引淡釣。但也要根據魚情特點,添加量宜少不宜多,特別是手食,以能聞到淡淡的味道即可,窩料的小藥添加亦是如此。否則,易造成老窩,只見魚泡翻滾,不見魚來咬鉤。新手建議使用廣譜性果酸和藥酒。借用黑坑流行的一句話,小藥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小藥是萬萬不能的。釣友們,你怎麼看呢?
推薦一款最有效的釣鯽魚的小藥?
對於這位釣友的問題,我個人感覺還是徘徊在用餌用添加劑的誤區當中。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南北方差異很大,魚的生活習慣也不同。目前還沒有哪一款餌料或者是添加劑,能適應全國不同的水域、不同的天氣、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溫度。
針對於鯽魚行之有效的添加劑很多,主流的無非就是麥香、蛋奶、果香、果酸、麝香、草莓香,其中的麝香一般都是用純糧酒泡出來的,可與其他味型隨意搭配,麝香以酒為載體,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和距離是其它味型所不能比擬的。具體使用什麼味型,是要根據季節、溫度、水情、魚情來決定的,並且還要和所使用的餌料搭配起來,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春秋季節,麥香、奶香適量的添加效果明顯一點,再配合麝香酒,是比較理想的。
夏季,溫度高、氣壓不穩定,果香、果酸、草莓香用的就比較多。氣壓低,魚的活性差,適當添加一些果香果酸刺激一下,讓魚的胃口好一些。
冬季,溫度低水溫低,魚的攝食欲望低,可以用麝香酒加到窩料當中,釣餌用活體餌料紅蟲蚯蚓,效果比較好。
針對於不同的釣場,添加劑的使用差別也很大。
競技比賽、黑坑,由於都是養殖魚,所以在添加劑的味型選擇和使用量都有很大的不同。
休閑野釣不太建議使用添加劑,因為野釣環境大部分都是野生的生口魚,平常也沒有什麼太像樣的食物,商品餌料對於野生魚來說就是美味了,就已經有足夠的誘惑力。另外,很多商品餌料裏面,都有添加劑的成份,對誘魚有很大的幫助了。所以,野釣沒有必要使用添加劑。
綜上,大家應該能分析出來,添加劑、餌料不可能一個配方打天下的,都是需要根據實際作釣水域水的肥瘦、季節、溫度、氣壓等方面,來綜合分析,調整搭配方法,以適應當地的魚情。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