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怎麽垂釣

樓主你好 本人業余垂釣 就按照我的給你講解一下 說的好希望采納下。 謝謝水庫夜釣至少應有倆人參加,準備最遲應於前一天下午開始,準備時間通常需3至5小時,建議在垂釣前列出垂釣用品及生產用品食品等物資清單,照單準備以免遺漏,準備最好在垂釣前一天晚九時以前完成,以保證當晚的睡眠時間。� 1.垂釣物品準備� (1)魚竿。手竿2支,通常4.5米或以上;海竿的長度及數量可根據釣點情況、夜釣人數、對象魚決定。� (2)釣組。手竿釣魚用臺灣釣法釣組較好。建議使用優質夜光棒,套於臺釣浮漂的漂尾尖端。海竿釣組用爆炸鉤或串鉤均可,海竿主線通常不應低於0.3毫米,但最好也不要超過0.5毫米。� (3)餌料。水庫垂釣餌料使用很重要,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配方因季節、地域、水庫而異。應註意誘釣餌的一致性,且準備量要大。蚯蚓作為萬能釣餌也應常備。當然,夜釣前如能定時定點撒餌做人工魚道效果會更好。� (4)抄網、魚網、竿架。抄網應準備大號、中號各一副,分別放於手竿釣點及海竿起魚點;魚護用臺釣魚護,深度應大於2米,口徑應大於30厘米,另外應備用一大型網式魚護單獨裝盛5千克以上的魚;竿架可用普通竿架亦可用臺釣竿架。� 2.日常活動用品、食品及急救包� (1)活動用品。鞋應穿鞋面不透水,鞋幫較高,底部有鞋釘的旅行鞋。另外最好準備雨靴一雙,雨衣一套,雨衣最好使用衣褲分開的,它與雨靴配合使用可保證在大雨中活動亦不受限製。貼身衣褲最好有備用,另外還需準備毛巾被、地席或氣床、獵刀、打火機、防蚊液、電筒、充電電瓶燈、遮陽傘(最好準備兩把,一把用於釣點,一把可用於遮蔽帳篷外的重要物品,如漁具包、雜物包等)。帳篷應使用優質雙層帳,單層帳雨大時易滲漏,如已有單層帳的釣友,可準備一張較大的塑料薄膜將整個帳篷罩住,並用石塊在底部壓好。有條件的釣友應攜帶手機以利於通訊。� (2)食品及飲水。食品及飲水的準備應計算準確,特別是白天晚上連軸轉的釣友更要準備充分。食品應當為高能量且不易變質的(我常用的食品為香腸加面包,既營養有又簡便)。水可準備礦泉水,白開水或淡鹽水,甜味飲料對補充水分不利。� (3)野外急救包。急救包內應包括以下物品:創可貼、麝香壯骨膏、消炎鎮痛劑、紗布、繃帶、膠布、碘酒、止瀉藥、蛇藥片和解毒片。上述物品不僅應準備好還要會合理使用。另外,有特殊疾病的釣友如患高血壓、冠心病的釣友,出行最好慎重。� 二、垂釣及各種物品的使用� 1.垂釣� (1)選擇釣點�釣點的選擇要註意信息收集(向「常客」或庫邊居民詢問),更重要的是在多次垂釣中摸索其規律,並做好記錄,如能畫出水庫的地形,水文圖更好。釣點不僅在於遠近而更應註意水深,不同地形同樣的距岸距離深度可相差很大,故以深度確定釣點比遠近確定釣點更科學,手竿通常釣1.5~2米深,海竿2~4米深。另外選點時要手海竿兼顧又互不幹擾,且釣點離帳篷不遠,否則夜間海竿上魚需要走較長的路程,既容易跑魚又易被蛇蟲咬傷。還要了解釣點周邊野生動物及牲畜情況,防止意外發生。夜間如想巡視應特別註意安全。如庫邊有船或自充氣船的釣友,夜間不可乘船改換釣點,夜間在較大的水庫中行船很易迷失方向,非常危險。另外,釣者還應明確水庫壩上是否建有水電站,水位是否會變動,否則一覺醒來釣點可能已是一片汪洋了。� (2)誘釣餌的使用�水庫應定時做重窩(在已了解魚情的情況下),首次布窩手竿至少2~4千克,海竿至少5千克以上,誘餌應為粉狀、顆粒狀、塊狀混合誘餌(當然布窩量和用品還是應結合當地魚情,不可一概而論);海竿做窩最好在水中做定位浮漂1~2個,以它為中心布窩及拋投。餌料應防暴曬,防發酵、黴變,防雨淋,如使用蚯蚓應防高溫及水泡,夜間使用蚯蚓應隨時加蓋,否則會大量外逃。� 三、釣具的使用� 1.手竿釣組的應用� 手竿可使用臺灣釣法,可用5.4米、4.5米兩支竿,分別釣深淺兩個點。入夜前將夜光棒固定於漂尾尖端,應用「垂直歸零」調漂法,使水面與夜光棒頂端齊平(夜釣時,水面多數風平浪靜,適宜這種調法),如有風浪可在調好垂直歸零後在下鉤距離1.5~2.5厘米的腦線上加一附加墜,墜重可根據風浪及魚情調整,通常情況下墜重不能超過整個漂尾的浮力(附加墜亦可用於較小的蚯蚓作臺釣釣餌時應用)。調漂結束後,釣者可根據魚情決定釣目,通常情況下夜光棒整體露出水面或略高於水面0.5~1厘米即可。手竿應用臺灣釣法亦需投重窩,另外臺釣餌中應加入小麥蛋白,增強釣餌的持鉤性。夜釣提竿時機把握與白天差異不大,且夜間魚攝食動作更大,黑漂較常見。中魚後,釣者應迅速判斷魚體大小,如魚較大應將另一手竿拿起置於身後,同時起身遛魚,遛魚初期切不可用照明工具照射水面,以免驚魚,魚近岸後應提防它向臺釣魚護上掛擦,只有將魚遛透後才能抄魚入護。� 2.海竿使用註意事項�海竿數量應根據釣手人數及釣場大小(岸上及水下)來確定,切不可貪多,竿架應固定牢靠且距水邊有一定距離,這樣即便竿架被拉倒海竿也不會被立刻拖入水中。海竿竿尖最好同時使用鈴鐺和夜光棒。這利於在夜間迅速得知魚情並準確判定中魚的海竿。海竿用鉤應隨時保持鋒利,墜子應多備用一些。在爆炸鉤底釣時,最好用固定底墜,因為夜釣時從海竿中魚到釣手擡竿間隔時間往往較白天長,如用活的底墜,墜對爆炸鉤腦線的拉力較小,鉤魚不牢,魚趁機回遊,釣手若不能及時起魚,容易造成跑魚。海竿拋投主要要求準確,盡量投在海竿窩子處。如沒能事先布窩的釣友,在入夜前每支海竿至少應換食7~10次,這樣才能形成魚窩。另外,如果夜釣遇到必須一個人起魚的情況,在未使用頭燈的釣友可運用下述方法:海竿中魚後,電筒先暫放在遛魚點旁伸手可及處,雙手持竿遛魚,將魚遛透後,一手持竿,一手拿起電筒用嘴含住電筒尾部再換為雙手持竿,用電筒照射魚體確認已遛乏,將魚領至起魚點看清魚體後將魚抄入網內,並迅速遠離水邊取魚。上述方法不到萬不得以不要使用。� 3.垂釣物品的擺放及註意事項� 夜釣釣點(特別是臨水的手竿釣點)周圍物品放置必須註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魚護,竿架固定牢固,魚護離釣手距離較近可直接拋魚入護;第二,釣餌、飲水、手帕、電筒、夜釣燈等常用物品應放在釣位旁伸手可及的固定位置,放置應平穩,不易滾入水中;第三,所有物品均不能放置於釣點至帳篷的行走路線上;第四,在入睡前應將所有手竿的釣線收起,切不可將鉤餌拋入水中後去睡覺夢想第二天起來有意外收獲,因為半夜如來大魚可能會拉斷線,拉走魚竿,即使來小魚,也可引起釣線掛底或兩支手竿的釣線相互纏繞,令你第二天花大量時間理線;第五,睡前應將釣點各物品擺放穩妥,並置於釣點的太陽傘下,作好防雨工作。� 4.確定夜間行走及遛魚路線� 所謂確定夜間行走踐線,即應在白天將手竿釣點至海竿釣點,海竿釣點至帳篷,手竿釣點至帳篷這三條路線確定下來並走熟,特別是周圍地形比較復雜時尤為重要,它可使釣友在垂釣中走動迅速,減少外傷。這一點與磯釣中為防大浪襲來要確定並走熟逃生路線的道理一樣。另外還應確定手竿、海竿中魚後遛魚的行走路線和起魚的地點,這一點對起魚的成功率及垂釣安全均很重要。� 四、日常活動及註意事項� 1.紮營。紮營首先應保證安全,決不可在崖下或較大的山溝、入水口旁、大樹下紮營,否則暴雨襲來,可能會面臨塌方、泥石流、山洪、閃電的危脅。即使不是上述地域,在紮營前也應觀察營地周圍有無新近從坡上滾落的石塊。另外營地應距水邊有足夠的距離,要留有預防漲水的余地,在那種用於發電的,每日均有水位變化的水庫垂釣更應註意。帳篷盡量選擇平坦無石塊的地面,不能選擇凹地,如地面有較深的草,可用獵刀清除在帳篷及周邊1米見方的雜草。有條件可在帳篷周圍撒上雄黃以驅蛇蟲。 2.相關物品擺放及使用�帳篷一旦支好,臥具及食品、大部分飲水及備用衣物、雨衣均應放入帳中。帳篷的紗門應隨開隨閉,帳篷外應支一遮陽傘,將漁具包、備用餌料及其他不防水的雜物置於其下(也可用塑料薄膜覆蓋)。入睡前應將各類物品的放置檢查一次並將獵刀、手電筒放於伸手可及之處。� 3.夜間著裝及活動�夜間可根據情況適當添加衣物,最好穿長衣長褲,褲腳應紮入襪內。夜間如需大小便不應過於遠離紮營點,更不可隨意走入草叢中。如需長距離行走,手中應備有木棍(可用抄網替代)邊走邊敲擊前方地面,以驅蛇蟲,活動中同伴還應相互照應。另外,帳內嚴禁用火,帳外亦不可隨便生火,嚴防火災。� 4.垂釣結束後註意事項�垂釣結束,離開前應清點所有物品數量是否正確,並將垂釣產生的垃圾帶離水庫,魚獲最好充氧,如不能充氧,可在魚鰓內滴適量白酒(45度以下),可延長魚獲的生存時間。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