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水庫釣魚需要註意什麽事項
水庫作為人工湖泊,既有著大自然的無限風光,又能夠成為養殖水產品的優良場所,它的浩瀚之氣遠非塘堰可比,這實是垂釣愛好者值得探索的場所。但水庫魚類從生活習性同江河湖泊相比,又有自己的規律。所以垂釣時應從水庫形成的地形、地貌、水情以及養殖等客觀因素去研究,這樣得到魚獲的機率才更高。1.春釣庫尾、秋釣陰水庫大多利用峽谷地形及自然河流的落差截流築壩而成,上遊和壩區之間水深差異是很大的,深水處可達數十米,庫尾部只幾米、十余米,這就自然形成春上秋下的季節性。春天大地回春,淺灘由於陽光照射水溫回升快,各種水草及青草、水生動物開始活躍,上遊入水處水流溶氧充足,是魚類繁殖區,故春季垂釣應去水庫上遊或淺灘處選擇釣位。到了秋天,泛期過後,水位開始穩定,魚類特別是大型魚類又開始逐漸向深水回遊,又是攝食高峰時節,宜到水域的深水區選擇釣點,一般仍宜在陰坡較好。深秋則又宜選陽坡為釣點。2.漲釣小口,落釣潭水庫蓄水放水,水位便會大起大落,魚類少動少食,一般是很難釣到大魚的,即使要釣也多是鯽魚之類。但是在漲水期間,魚類有近水的習性,上遊入水處餌料豐盛,這時在上遊入水口設釣,多有收獲;反之,水落魚退就必須釣深潭了。3.水庫底層地貌一般都較復雜既有舊時河道,又有道路、廢墟,溝坎錯落。這些溝坎、涵洞和廢墟土質肥沃,又大多不在深水區,就自然成為水生物密集因而也就是魚類棲息之地。盡可能訪問當地居民弄明情況,對選擇釣區大有好處。4.水庫的水面一般都較大深度也大,即使是放養魚苗,它的密度總有限度。重要的措施是必須選擇適當地區,建立魚窩,不然就不能把魚聚攏來。所以,在大水庫的當地居民都有定點餵窩釣魚的經驗,有時連續定時餵窩幾天,然後用同樣餌料在餵窩時垂釣,只要上鉤都是大魚。有的人甚至以投了多少斤料,釣了多少魚來計算,可見投餌設窩的重要和誘餌投放得數量之多了。所以,到水庫垂釣不要淺嘗輒止,一般要多用幾天時間,摸摸情況,建立自己的窩子。如是臨時來去,那麽只好去釣別人的窩口了。 水庫釣魚用海竿為多,要註意不要到水下有樹叢的地方下鉤,以免掛失鉤線。在水底亂石區,墜子不宜過重,鉤不宜多,否則也易斷失鉤線。
別掉下去,去釣魚你一定要小心點。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