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釣魚的技巧1、 大水面,用長一點的手桿,線可以稍微粗一點,同時漂也可以大一些,便於餌能迅速落底。2、 要打窩子,如釣一天,不必太多,以香腥為主,手食如是。3、 夏季,垂釣應以「釣兩頭」為主。夏天釣早晚(即上午9點前,下午4點半過後)。在這時間段,氣溫、水溫略有下降,魚類食欲尚可。中午烈日當空,致使水溫快速升高。當近岸水溫超過30℃以上時,大多數魚類食欲不振,便到深水區棲息避暑。如遇到氣壓低,悶熱就更難釣到魚。4、 但凡事總有它的規律,如出現以下情況,抓住時機出釣或許還是有不錯的收獲。 1) 大雨過後。因雨水不僅將魚類愛吃的食物沖入水中,更為重要的是水中含氧量驟增,水溫適宜,此時魚類胃口較好,有饑不擇食之感。2) 下小雨天氣。此時水溫、氣溫較低,細小的雨點均勻飄落在水面上,會使含氧量迅速改變,魚類歡躍,食欲大增。 3) 氣候將有較大變化前1~2天。如冷空氣滯留和臺風過境影響時,一般氣溫會有較大下降,此時魚類也異常活躍,攝食兇猛。大家知道,水溫和含氧量是魚類生存的關鍵因素,一旦滿足了它的需求,便會本能地遊弋覓食。5、 釣點選擇早晚釣近岸,中午釣深水處和有蔭涼的地方最為理想。如果雨後放晴時釣,也應釣近不釣遠,因下雨後靠近岸水溫降得較快,並伴有大量魚類喜愛的食物。此外,魚類大多有懼怕強光的特點,雨後陽光強烈,因怕光便到近岸的背陰處覓食。因下雨,近岸水域有些渾濁,水中能見度低,降低了它的戒心,使一些個體較大的魚白天也敢近岸覓食。不過,太渾濁處是不可施釣。中午釣應找有水草、排筏、停船處和有樹蔭的地方最佳,這些蔭涼深水處,往往能釣到鯉魚。如在自然水域長有蘆葦、茭草等處,中午常會有草魚拽食蘆葦葉、草葉,若發現或聽到草魚拽草並發出聲響,可用規格稍大的釣組,用嫩葦葉或嫩草掛鉤,進行浮釣。靜心等待,必有魚獲。  找流水。因流水符合魚的逆水而行的習性,一般來講,有流水處含氧量充足,魚類活躍。不少釣友都有這樣的體會,夏季釣流水比釣靜水魚獲量要高得多。當然,流速適中才能恰到好處。 找有風浪處且在下風頭垂釣。但有風不等於都有浪,實踐證明,有時在風平浪靜處伸竿未必釣到魚,而在有風浪處垂釣卻能頻頻上魚。我認為,一般1~5級風較為適宜,即輕風、微風、和風。若風力太大,一是竿梢左右擺動,風線無法固定;二是辨不清魚咬鉤的訊號,所以不宜垂釣。有風浪時最好能在下風處垂釣,因水中的浮遊生物大多隨波浪吹至此處,而風浪最大好處能改變水中含氧量,加之有天然食物,魚類樂意在此聚集,倘若在此下鉤,必有魚獲。6、 餌料選擇關鍵都在色、香、味、鮮、活等方面狠下功夫。若是釣流水,一般釣餌即可,如蚯蚓、面團、米飯粒等就足矣。而在死水、池塘或水質較肥處垂釣用餌就更加講究。總體上講,在炎熱夏天釣魚用餌,要根據所釣魚種進行配製對口的餌料,才能釣獲。否則,魚獲寥寥,甚至空護而歸。諺語「夏釣潭」,它告訴人們,夏季氣溫高時,魚類大都棲息在深水處。因此,夏季魚兒是最難釣的。

釣點選擇:1. 如果水庫不大,可以先巡視一下,看看水邊哪裏有魚活動,就近下竿。2. 找有水草茂密的地方,在它的旁邊釣。3. 在水庫有緩坡的地方釣。水深2-3米即可 魚餌選擇:1. 窩子:玉米,最簡單最方便的誘餌。將玉米煮熟後,與白面和豆餅/麩子混合,加入適量白糖/蜂蜜和香油,兌白酒(不宜過多,10斤玉米摻半斤8兩白酒,打窩子前適當放一下酒味為好),悶一夜,次日打窩子。2. 手食:玉米,蚯蚓,螞蚱,蟋蟀和水邊的圍子尖都是不花錢又能誘魚的釣餌。我個人感覺如果是沒有被釣過野地,就沒有必要使用商品餌,成本又高。如果你有現成的,窩子還是上面的窩子,手食可以拿腥香的釣餌進行垂釣即可,天涼可以適當加腥。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