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釣魚者如何選漁具,餌料,有哪些技巧,你看我教你。

①初學釣魚的要買魚桿2.7米是首選,最長不要超過3.6米,價格在50元之內足矣,小鉤細線釣小魚,用袖鉤2~5號或伊勢尼1號鉤,先練拋桿,做到不掛樹不掛草。

②餌料和窩料,打窩.酒米或紅蟲顆粒,最好用打窩器打窩,精準且不驚水中魚兒,釣餌用紅蟲或蚯蚓,等練習一段時間掌握技巧後,再買商品餌拉餌或搓餌。③初學者不會調漂,要找有經驗的釣魚人把漂調好然後再釣魚,打窩後停一~二小時再釣魚,切忌打完窩一會兒沒魚就走,這是跟別人打窩。④初學釣魚者,上去都想大鉤釣大魚,結果是大魚沒有,小魚釣不到,以至於空軍,所以說小鉤細線釣小魚是必經之路,再準備一支架,一魚護,夏秋帶上蚊香,多準備幾付子線和小剪刀,以備不時之需,謝謝觀看,釣魚時有什麽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定回復,也可加私信。白馬大衛~休閑垂釣者

答題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傳道?授業?不敢爾。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臺釣打頻率,不是可以不可以,是應該,甚至是必須,很多時候,僅僅因為拋竿頻率的不同,會導致作釣效果完全不同。「正統」的臺釣是不打窩的,不打窩靠什麽誘魚?當然是靠每一竿拋下去的餌料積累,單位時間內拋竿的次數多,窩點裏的餌料當然就多,誘魚效果肯定就好,這是簡單的道理。

可以說,打頻率在臺釣的技術含量當中,占有不小的份額。當然,不是說每次釣魚都要全程高頻率地操作,特殊情況下甚至有不能打頻率的。釣魚人要做的是根據魚情調整拋竿頻率,具體什麽時候需要打頻率,什麽時候不需要,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一、打頻率的優點和缺點優點:上面說了,打頻率的主要目的是在單位時間內投下相對較多的餌料,從而更好的誘魚。其實,窩料量只是一方面,單純追求窩量,不打頻率,開釣前直接扔一團餌下去誘魚,效果沒有靠打頻率抽窩好。為什麽呢?因為打頻率是動態誘魚,每一竿拋下,餌料下降過程中的脫落,形成立體誘魚,揚竿抖落的動作也會讓餌料在底部形成炸開的效果,這些都比躺在河底的窩料靜態引誘的效果好。

缺點:窩料的積累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而且總體的窩料量不足。流水中上述霧化或脫落的成份不能停留在指定的窩點,達不到誘魚的目的。魚口慢,高頻率的抽窩有可能造成魚來不及吃餌。

二、什麽時候適合打頻率1. 開始作釣誘魚階段

特別是在垂釣中小型魚種,尤其是野釣鯽魚,在剛下竿的時候,一定要有較高的頻率。具體高到什麽程度?拋餌入水,壓風線,等待浮漂穩定,也就是鉤餌到位後,心中默念3到5秒即揚竿。一般的野釣魚情,約摸15~20竿後,可以放慢一竿至1分鐘左右,觀察是否有口或有魚進窩跡象,如果沒有,可以繼續3~5竿,然後再放慢,直到有魚進窩。

當然,有一些魚情比較特別的水域,比方說發窩時間就要很長,比如說一個小時以上,而釣者對此水域又非常了解,那前期抽上一段時間後,可以正常節奏作釣,但適當頻率還是要有的,一竿下去等上十分鐘的做法肯定是不可取的。

2. 魚情反控

在魚情較好,前期抽窩達到較好的誘魚效果,窩點裏魚比較多,垂釣進入連竿模式。這時的頻率的掌控權已經不在釣魚人手上,而是魚情反控。其實,很多時候,能達到這種程度,前期的高頻率抽窩功不可沒。我本人經歷過無數次,也見過不少,並排坐在河邊垂釣的兩人,其中一個人越釣越好,越釣越快,而邊上的另一個人則越釣越慢,甚至沒魚。其實這是就魚情反控形成的一個良或惡性循環,上魚好的這個人,下去就有魚吃鉤,中魚之後另外一個鉤子上的餌料脫落成窩,高頻率中魚也就是高頻率下餌誘魚,而旁邊的人,無魚咬鉤則一直守釣,殊不知,越守越沒魚。

記得以前一個朋友在郊區小河夜釣,河邊其他人看他一個人表演,旁邊的人坐不住了,跑過來遞根煙,很客氣的問道:「師傅,你用的什麽餌啊,效果這麽好?」。那朋友如實告之餌料搭配,可是問者卻完全不信,認為朋友是在敷衍。其實,這就是典型的前期誘魚成功後期魚情反控的場景,朋友用的餌真的就是很普通的餌,旁觀者親,當局者迷,問餌料者問完之後,回到自己的位置,繼續守釣,他卻沒有發現問題所在,這也是很多臺釣新手的通病。

3. 浮釣全水層魚種

釣浮與釣底不同,誘魚靠的是浮窩,浮窩不是浮在水面上的窩料,而是在特定的水層形成的魚窩。這種窩必須靠打頻率才能維持,停上一頓時間,霧化的餌料要麽飄走要麽沈底。像我平常浮釣江鯿就是如此,管你有沒有魚,找水層的同時,節奏絕不能慢。打得快不一定有魚(釣點確實沒魚),但打得慢是肯定沒魚,釣鰱鱅、翹嘴都是一樣。

三、什麽時候不要打頻率從打頻率的缺點可以看出,不適宜打頻率情況主要有以下3種:

1. 大面積水域釣大魚

靠打頻率誘魚,主要是針對中小型魚,尤其是在有限的水域面積效果較好。如果是在湖泊或水庫這些地方釣大魚,那僅僅依靠每一竿鉤上的餌料脫落誘魚是不夠的,抽15~20竿的餌料可能不夠大魚一口的量。所以這時需要另外打窩,而是打重窩,必要時可能需要提前很長時間,因為水域面積較大,誘魚需要時間。

2. 走水較快

在走水較快的地方作釣,靠打頻率抽窩有一定的效果,但不是太好,因為商品餌中多數是一些輕質的成份,很難落到窩點不被水流沖走。這時就需要用一些比重較大的成份來誘魚,可以用沈底打窩設備打下一些酒米,也可以在餌料中摻上一些碎米來解決。

3. 魚情較慢

魚情較慢也不適宜打頻率,極有可能造成魚未來得及索餌就已揚竿。最典型的就是冬季的夜釣,每一次吃口都很慢,只有當餌料到位穩定後,魚才慢悠悠地過來吃餌。當然,這種魚情打頻率還有一個弊端,頻繁的拋竿,鉛墜砸水聲有可能驚魚。在守釣一些猾鯉時也是一樣,鯉魚吃餌前會在窩點反復轉悠、試探,只有確定安全才會吃鉤,所以釣這種鯉魚,需要軟粘餌靜守。

最後的總結握上臺釣竿,就需要時刻有打頻率這個意識,打頻率不是競技釣專屬,野釣當中一樣很關鍵。如果拿著臺釣竿靜守,與傳統釣何異?再說,傳統釣是打了窩的,他守得起你卻守不起。臺釣的奧義除了調釣靈敏,就是更加積極主動,進攻性強,而不是防守。

江釣人狂龍,每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寫內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釣心得與實踐經驗,覺得回答對你有用可以關註一下狂龍,個人主頁下有更多精彩內容。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