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技巧,水庫白參的釣法
釣魚技巧,水庫白參的釣法
展開全部
釣白條的方法介紹
刺殺過白條魚的釣友都知道,白條魚並不是都在水表皮層進食,那麽對於水表皮以下到中層水域的白條進行刺殺,所采用的浮漂和調漂方法又是不同。對於餌料的要求,要比我們釣水皮的餌料要粘一些。但要求也是在水的中層餌料必須炸開,不要過於粘,因而起到釣魚的同時,達到聚魚的效果。
1:調漂方法:選擇一只浮漂20公分左右棗弧型的浮漂為最佳。打水中層的魚類,也是我們所說的釣浮,只是深淺之分。所選用的棗弧型浮漂,翻身後的下降速度相對較慢一些,能使餌料在下降當中充分的物化和給白條與充分的進食機會,而不會因為餌料下降太快,魚快速追餌料,產生我們所說的口亂的現象出現。
調平水:空鉤、半水浮漂調第一目剛露出水面。【幾乎與水面齊為最佳】浮漂確定好你所釣水下的深淺【因魚層而定】,平凡的拋竿誘魚,浮漂下降看不到第一目就提竿,反復多次,直至發現浮漂改變的下降的速度,迅速提竿,哈哈,您就看到收獲了,這種釣法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打『行程』。這種釣法對表皮到中層水域的白條,有很大的殺傷力,時速也可到100-200條。 2:釣翻身
選擇一只漂身短翻身快的浮漂,浮漂的長度最好不要超多15公分。浮漂調到最後一目【漂尾和漂身的連接處】,餌料要求見水就炸,只有少量的殘留的在鉤上。這種釣法要求拋竿速度要快、要勤。道理是邊釣魚邊聚魚,避免窩中無魚。這種釣法主要針對釣表皮的魚類,浮漂入水翻身,魚吃食就頂肚【也叫上頂,浮漂的漂身露出】。這種釣法自己也嘗試過,在表皮魚多的情況下,時速可達200多條。 魚少口亂的情況用第一種釣法,魚口再少就改飛鉛釣。魚多口多就用第二種釣法,打翻身。根據個人實踐,不論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釣法,拋桿盡量拋滿桿,這樣浮漂出的動作比較真實,揚桿時線組不易纏繞。 釣組配置:魚竿長度2.7—4.5米 硬度根據個人喜好,硬竿回魚快,軟竿不易跑魚。線組大小 主線0.5—0.8號 子線0.3—0.5號 魚鉤用0.1—0.3號金袖或白袖 浮漂用翻身快的或行程長的小號浮漂,避免魚餌穿越了魚層或下沈太快魚兒吃不到魚餌,出現無口,亂口,空竿頻頻。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