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塘釣鯉魚,釣魚選釣位和使用的釣餌是否得當,是垂釣是否盡興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低密度的魚塘選好釣位和釣餌十分重要,要在有限的時間裏釣到魚,就必須選好釣位和釣餌。例如:春季釣陽、近、淺;夏季釣陰、深;秋季釣草邊;冬季釣陽、深。
選好釣位是釣魚多少的關鍵,找池中的深淺,用空竿前後左右拋幾竿就找出來了,並非難事。選好釣位後,要知道垂釣餌為先,這是辯證法,你有先進的技術設備,魚不來光顧你的釣餌就釣不到魚。這樣就要打窩子,因為魚塘的魚是魚場主買來的,魚都是飼料餵大的,打窩子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打窩子將顆料直接投到釣點形成一片,也可以更講究一點打成扇面,形成三個點。
將顆料用池塘水泡開後加香精、面粉,做成乒乓球大小、間隔1.5米呈扇形打三個窩子,這樣做釣一點,釣到魚後盡量避免驚動其他魚窩。必須做到釣餌要比誘餌香甜或更適合魚的口味。只有這樣,才能釣到魚,否則是徒勞的。



現實垂釣中,普遍接受的揚竿標準時機為:捧漂和黑漂。而鯉魚在吞食細小餌料和粉狀餌料時,是不擡頭不遊動的,它只在原地訊速分辨並吐出異物(帶餌的鉤),所以我們很少發現鯉魚咬鉤後的捧漂和黑漂現象了。
鯉魚的嘴唇有靈巧的撿拾能力,口腔有極強的分辨能力,所以當鯉魚進窩後我們投下的釣餌一般多被它品償過,只是由於我們的線組問題或別的原因(如水太 深、視線遠、風大或水流等)掩蓋了微弱的漂象,鯉魚的視力並不理會鉤有多大、線有多粗,只有進了口腔後才能感覺的到,粗大的線鉤異物感越強,吐出的時間越 短,反之時間越長。
因此鯉魚在努力留住餌料吐出線鉤的同時,其嘴在張合,如果我們的線組足夠靈敏的話,其張合動作能清楚地反映在浮漂上,如果水淺漂近更加明顯,鯉魚越大其張合幅度也越大,速度也越慢。
一般情況下鯉魚嘴有規律的張合次數不會超過4次,用時不超過6秒,在這期間漂的反映為有力的上浮下頓各約1.5公分,這就是最易被垂釣者誤認為小魚鬧鉤、鮮為人知的鯉魚咬鉤漂象。
垂釣者在實踐中發現鯉魚被誘進窩後,應當握竿在手且註意力高度集中,一旦發現漂象有規律的上浮下頓正進行時揚竿,十拿九穩中鉤的必定是鯉魚;當然有時 沒有進窩跡象但有漂象,同樣也不能錯過揚竿的機會。 因此,以後在垂釣鯉魚的時候一定要註意觀察,從而會使你的釣獲有很大的增加。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