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鯽魚一般在水的下層覓食,釣鯽魚一般采用底釣法。如果池塘魚的密度大,可能出現魚上浮,則可改成釣浮。
2.夏天釣大鯽魚要選深水域。選早晚,最好在暴雨後,伴有2~3級北風,此時大鯽魚搶食積極。餌料首選清淡型,不可霧化太快。浮漂不要調得太靈,平水就夠,釣跑鉛效果也不錯。(釣跑鉛:只是把鉛墜的上方定位太空豆向上移動10厘米左右,使主線能在鉛墜孔中自由向下移動。目的主要是針對滑魚。)
3.夏天常出現手竿釣不上魚的情況,此時可用海竿遠投,特別是盛夏深水中釣鯽魚,要使用串鉤。串鉤的鉤與鉤之間要有一定距離,以預防纏在一起。

河裏釣魚的技術及技巧

環境方面我認為要選擇有水草的地方,那裏通常有魚群,天氣方面,最好是晴天

  ,因為陰天或者雨天氣壓低,魚會遊到水面上。時間方面,最好是早上5點到8點

  ,還有傍晚時分。魚餌方面,蚯蚓適合各種魚,煮熟的玉米粒適合鯉魚,草魚。

  如果你是娛樂的話,蚯蚓最好了。這些是我以前的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釣魚

  前應該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檢查漁具和攜帶的用品(食品,雨具,飲水)是否齊

  全。到達垂釣地點後,不要急於撒窩垂釣,而要先觀察地形,選擇一個較好的釣

  點。如果是湖泊,水庫,一般應選擇港汊,狹窄地帶,有水草的地段或回水灣內

  。如果是塘口,應選在進水處。看看水面水中有無雜草和藻類植物;水中是否有

  氣泡冒出;水草,荷葉,菱角葉是否被魚咬食而殘缺等等現象。此外,還要站在

  下風處,聞聞水上吹來的氣味,從魚腥味濃淡有無來判斷塘中魚類的多少。根據

  觀察所得來判斷,選擇好的釣點。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打窩:選擇好釣點後就要下誘餌打窩。一般水面大的,窩子打遠些,

  水面小的,窩子打近些。春天宜打在近岸的淺水區,夏天應打在蔭涼的深水區,

  秋天可打在較遠的深水區,冬天則要打在向陽背風的地方。
  投餌:一般來講,投餌多少要看誘餌質量,水面大小和深淺而定,質量好

  的要少投些,質量差的要多投些。水深水面寬的宜多投,水淺水面小的可少投。

  誘餌投放要適量,過多則魚只吃誘餌,咬鉤率差,過少則魚聚集的時間太短。
  裝餌:釣餌有葷素之分,以蚯蚓為例,正確的裝鉤方法有二:一是用鉤尖

  從其一端穿入,剩下約0.5-1cm長的部位不穿到,使其能擺動,以引魚搶食;二是

  用鉤尖從背部中間穿入留頭尾不穿,在外擺動,這樣更顯活蹦亂跳的效果。特別

  應該註意的是,鉤尖都不能外露。
  下鉤:正確下鉤要註意四個字:「輕,準,動,避」。輕就是不要有太大

  的聲響,否則不但驚跑魚群,而且容易使餌脫鉤。準就是要把釣鉤拋在窩點上,

  不要偏離。動就是要輕輕抖動釣線,引起魚兒的註意。避就是要避開小魚的幹擾

  (強食)。
  看鉤:魚的咬鉤動作因魚的種類而異。例如鯽魚吞餌一般是頭朝上,尾朝

  下,這時浮子的現象是先下沈1-2cm,然後浮子上送。青魚,草魚遊動快,吞餌也

  快,浮子浮沈1-2次後就出現「拖漂」現象。黑魚吞餌兇猛,咬鉤拖勁奇大……
  提桿:魚咬鉤後應該及時提桿,提桿有很多技巧,是垂釣中的硬功夫,這

  也是能否釣到魚的最關鍵一環。提桿首先應該掌握正確的姿勢:一般是桿透出肘

  後30-40cm,提桿時;提桿時,手腕向上一翹,同時肘部往下一壓。既要用力,又

  不能大翹大壓。在魚桿處只需上翹5cm左右,就能使魚鉤鉤住魚嘴內的軟肉。提桿

  要順著魚浮拖的方向提或斜向提,不可向後提。提桿時還須註意的問題是:提桿

  時不能用力過猛,不能死拉硬曳,用手提魚線想強行使魚上岸。這樣做,會把魚

  嘴拉裂或只鉤了個魚唇上來,或者造成線斷,鉤斷,魚逃走的後果。

  在夏季,水溫的高低、水中溶氧的多少,決定著魚的活力。相對低的水溫、水中

  的高溶氧量,會促進魚的活力,促其胃口大開,那麼,對於釣魚人必是一個豐收

  的日子;反之,則會徒勞無功,承受酷暑的煎熬。在夏季,只要選擇合適的天氣

  、合適的釣點,定會有所收獲。現就此,簡單闡述,以供釣友參考。

  一、選擇天氣
  出釣當天的氣溫最好低於30度;陰天伴有小雨,並有2、3級風;暴雨之後。在這

  些天氣出釣,氣溫低,水中的溶氧高,魚兒活躍,食欲旺盛。
  二、選擇釣場
  釣深水;釣活水;釣樹蔭;釣入水口。這些地方水溫低,水中溶氧量高,魚兒聚

  集在此休息、躲藏、進食,因此,常可釣到大魚。選擇大水域,勿選小水塘。水

  庫、湖泊等大水域受天氣影響較小,水溫變化不大,不像小水域,水中的小氣候

  容易受天氣的影響。
  三、選擇時間
  釣早、晚。早9點以前、晚17點以後,氣溫轉低,各種魚兒抓緊進食,是垂釣的黃

  金時間。
  釣夜間。夜間天氣涼爽,水溫較低,並伴有微風,且水邊寂靜,饑餓了一天的魚

  兒會趁機猛烈進食,大魚也趁寂靜到水邊進食,並且夜釣可以避免陽光暴曬。
  四、選擇對象魚
  對於鯽、鯉,不喜歡高溫天氣,但對於草魚、鰱鱅、魴魚,則進入一年的旺食期

  。出去垂釣,不妨多做些準備,早晚釣鯽鯉,午時釣草、魴、鰱鱅,不至浪費時

  間。
  註意事項:
  外出垂釣,多帶水和食物,天熱要防止帶的食物腐敗變質;帶好遮陽傘、遮陽帽

  ,穿長衣、長褲,防止陽光燙傷;不熟悉的水域,盡量避免下水;中午高溫時,

  要避暑,以防中暑;夜釣帶好照明設備,並帶驅蟲、防蚊藥,註意安全。

  一是要選好窩點:常言道:「方釣角、長釣腰,回水灣處效果好。盛草邊、深淺

  交接點,魚能一天釣到晚」。再者,塘邊的突出部或兩塘之間有一個缺口,知道

  水下有亂石、少量的樹枝、高低不平的地方都是好釣點,布餌後,這些地方會見

  有魚起絲星。按照上述方法選窩,只要塘中有魚的話,一般都不會放空。當然,

  布窩點的多少要因塘而宜,一般2至3個為好,如果塘大,一時不好釣的話,可多

  選幾個,力求選到最佳的釣點。

  二是誘餌力求經濟管用,但要有針對性,野塘都是以釣鯽魚為主。在混養塘

  有大魚就用釣大魚誘、釣餌,力求收獲最大化,一旦有大魚進窩,小魚就搶不到

  上鉤的機會了,釣到大魚後因為遛魚,會將所有小魚都驚跑,甚至報廢這個窩點

  ,可以采取息窩幾十分鐘或續窩、更換窩點等方法再創新戰果。

  三是掌握提竿時機,有的魚是擡漂,有的魚是黑漂,有的魚是拖漂,每次都

  不要性急,不要一見漂有沈浮就迫不及待地提竿,一般對擡漂,或是黑漂的情況

  ,不用說,要堅決提竿,但提竿也是要講究技巧,輕輕抖動手腕,提竿繃線,遛

  魚上手。不能猛烈向上擡竿,因為用力過猛,一是周圍有樹的話會可能拋上樹枝

  廢了鉤線;二是提竿過猛,會出現釣線離水形成涮水,造成異常的響聲驚跑魚群

  ;三是容易把魚唇繃脫,跑了魚不說,且長期這樣不正確的提竿,會容易患上「

  釣魚肘」病,影響日後的垂釣活動。

  四是釣到大魚時,起竿、遛魚不能蠻幹,要講究技巧。魚上鉤後,為防止其

  掙紮掉頭向深水逃竄,一是迅速向左或右側橫竿,先穩住魚的第一次奔逃,二是

  待這一回合以後,要主動地不停地遛魚,提魚頭出水面3—5次(我們稱之為「灌

  水」)不讓其喘息,直至魚肚朝上,任你擺布時就可用抄網收魚了。(溫馨提示

  :不要每次都抱著釣大魚的幻想去使用粗線大鉤,要視塘裏的魚情而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