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用什麽鉤好
野釣常用如下鉤型:
1、袖鉤
袖鉤既適合野釣,也經常被用於黑坑。這種魚鉤的特點是鉤柄長、鉤條細、鉤門窄、自重輕,主要以小體型魚為主,對釣輕口魚、滑口魚也有很好的幫助缺點是新手不太好掌握,比較考驗看漂抓口的技術,而且遇到大魚時鉤子容易被拉直或拉斷。
2、伊豆
伊豆是野釣鯽魚最常用的魚鉤之一,以前沒有接觸袖鉤之前,都喜歡用伊豆伊豆鉤的特點是鉤門窄、鉤尖略歪、鉤條適中,相比袖鉤,伊豆的鉤條稍粗一些,相同質量下,前者的強度會稍高一些,野釣偶爾遇上大板鯽、小鯉魚,也可以與之一搏。
3、伊勢尼
伊勢尼魚鉤的特點是鉤條粗、鉤門寬、鉤柄短、鉤尖鋒利且略微往內彎,輕提桿可刺穿魚嘴,且能夠有效減少脫鉤率缺點是由於鉤門較寬,所以荷載能力會隨著鉤門的加寬而減弱。鉤條粗細相同的伊勢尼和伊豆,後者抗沖擊力更強一些。
4、海夕
海夕鉤特點是鉤底較寬,鉤尖略微內收,鉤條細,自重較輕,適合釣中小型魚海夕和袖鉤都非常適合釣鯽魚,但前者的強度稍微高於後者,防脫鉤率也更好一些,一般橋筏釣鯽魚,都會偏向海夕多一點。
野釣註意事項
一、不去人跡罕至,雜草叢生的地方,老鼠洞多的地方也要慎往。尤其沒有人踩過的混跡,絕對不要冒險前往。哪怕有人踩出來的道路,穿行時要拿個棍子或者釣魚傘支架在前面打草驚蛇。人類絕對不如蛇的靈敏性高,不做冒險的事是最安全的。
二、蚊不叮或者花露水要必帶,釣位旁邊包括身上都要噴一噴,有些蛇會咬蚊香,所以一般先用花露水之類的噴一下會比較好,吸煙的釣友可以煙頭泡水撒一下,還是有作用的。還有一點就是遇到蛇後別慌張,蛇沒準比你還緊張,慢慢退後是最佳方案。
常見鉤型的介紹和優缺點及適合釣什麽魚一、伊勢尼鉤 伊勢尼鉤的最大特征是鉤門寬,鉤柄短,鉤苗內翻,這些都符合垂釣鯉、鯽、草等淡水魚的需要。這些淡水魚類的共同特征是魚嘴的唇部很薄,抗拉力很小。為了有效刺穿不脫鉤,必須要向魚的口腔內延伸,才能更加牢固。魚鉤在向魚的口腔內延伸時,如果鉤柄過長,就有可能阻礙這個動作的完成,減少鉤柄的長度,有利於整個動作的順利完成。伊勢尼鉤的鉤苗較長,向內反轉的弧度較大,這是為了減少跑魚的機率。鉤尖異常的尖銳,只需要很小的力量,就可完成穿刺過程,特別在無浮標垂釣中,在選擇釣鉤恰當的情況下,只要魚兒前來吃食,僅靠魚吃餌時的吸力,就可引導、刺中魚口腔,進而借助魚兒本身的力量,完成穿刺過程。 但是,伊勢尼鉤也並不全是優點,正是在發展它的優點的同時,也成了它的缺點。由於伊勢尼鉤鉤底較寬,根據杠竿原理的經驗,它的載荷能力隨著鉤底的加寬而減小。所以,相對而言,在鉤條一樣粗的情況下,伊勢尼鉤形不如伊豆鉤形的載荷大。如以釣鯉、草、青等較大形魚類為主,要選擇鉤條比較粗的伊勢尼鉤形為好。如以釣鯽為主,則選鉤條較細的小號伊勢尼鉤為好。另外,小號鉤在掛蚯蚓時不太方便。 正因為淡水魚類所共有的特征,才形成了伊勢尼對大部分淡水魚類適用的廣泛性。所以,伊勢尼鉤是一種廣泛使用於淡水垂釣鉤,不管哪種淡水魚種,它都能正常使用。根椐本人的經驗,在休閑垂釣中,新手可用「一個號可增加一斤重量」的經驗為標準,選擇使用細條釣鉤。在水庫等容易遇到大魚的地方,可選用同號數的粗條鉤,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大問題。 伊勢尼鉤在長期的生產、使用過程中,已經基本標準化,各個廠家生產的鉤子其外形、鉤號基本一至,只有鉤條粗細和質量之分。所以,很方便釣手選擇,是初學入門者的最佳選擇。另外,在摸不準魚情的情況下,選擇、使用伊勢尼鉤,寧可小1號也不大1號,以免殆誤戰績。 二、伊豆鉤形。 伊豆鉤形和伊勢尼鉤形的最大曲別是鉤底窄,鉤底和鉤門基本上等寬,鉤柄長從伊豆鉤形的外表看,由於它的鉤門較窄,從理論上講,它是不適何釣鯽、鯉、草等魚類的,較窄的鉤門只能免強鉤住這類魚的嘴唇,很容易把魚唇拉豁。但是,在淡水魚魚類中,還有那些比較兇猛的魚類,比如鯰、黑、撼等,這類魚種通常口腔骨骼發達,如果用伊勢尼類的寬鉤底刺魚,反而因刺入的位置太深,使鉤尖沒法刺穿口腔發達的骨骼。而用伊豆鉤則避免了這個問題,在這類魚搶餌時,由於鉤門窄和長鉤柄的阻礙,不能將鉤子吞的很深,避開它最難穿透的位置。而且,由於伊豆鉤的強度大於伊勢尼,更能經受這類兇猛魚類的強大沖擊。伊豆鉤的鉤尖、鉤苗看上去不向伊勢尼的鉤尖那樣尖銳,鉤苗也沒有向內彎曲,近似於垂直,所以,它的抗沖擊力、耐損力優於伊勢尼,也是一種優選鉤。但在淡水釣中的使用上,不及伊勢尼普遍。其實,同號相比,伊豆鉤的鉤形小於伊勢尼,這就是它最大的優勢。如以釣鯽為主,伊豆鉤有較大的可選擇性。特別是釣2兩以下的小鯽,在用鉤選擇上,它大大優與伊勢尼。但在實際應用中,需要較為熟練的提竿技巧,不然容易拉豁魚唇。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