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釣魚新手求教
1.要註意要帶驅蚊液。
2.最好結伴去。
3.帶足水。
4.穿長褲,穿得鞋要防紮。
5.帶足餌料。(如果釣一天要帶5包以上)
6.觀察魚情,在自然水域最好用蟲和嫩草(不能用有異味的)
7.線最好用2.0號的主線,1.5號的子線。(如果釣大魚,用大力瑪3號,拉力17千克)
8.鉤子釣,鯽魚4號。釣鯉魚,7號。釣草魚,9號。釣黑魚,15號。(因魚而異)【最好用伊勢尼和伊豆】
9.待遇護,3米。
10.帶支架。
11.最好選用4.5米或5.4米。初學者最好3.6米。(光威牌黑木2號溪釣竿,90元)
12.帶摘鉤器,防止吞鉤。
13.線,鉤,插漂座,太空豆最好用黑色。
這是我3年的釣魚經驗,但我只有14歲。希望采納。
海釣用具:
1、釣具(磯釣)
磯竿(如西馬諾)1.5-530(3斤以下魚)或2-530(大魚)。
手剎漁輪(如狼王) LB-2000或3000。
阿波浮標
5B 和1.5等 根據對象魚選用(可插夜光棒)。
水中
與阿波配套。
小配件
包括:各B咬鉛、線檔、轉環等(套件)。
主線
2號和4號全浮或半浮磯釣線(150米)。
子線
1.5號和3號炭素線(50米)。
伊勢尼
6、10、13號各一包(根據對象魚大小)。
夜光棒、頭燈(夜釣用)為安全不建意夜釣。
釣餌箱
42×28×24CM含內膽,放誘餌和放魚獲。
拌餌鏟和打餌勺(配失手繩)。
硬殼魚竿包
在長距離運輸和礁石環境下保護魚竿。
抄網
長於5米,海釣人經常位於礁石或大堤上。
撈漂器
防止掛底丟失阿波。
止血鉗
楞巴、鱸魚等海魚吃食兇狠,鉤子吃的很深。
鋒利魚刀
釣上的魚需在倆魚腮後割口子放血,以保持新鮮。
打水桶
直徑18CM,線長大於5米(兩頭一定要打結,防止水桶掉入海裏)。
小剪刀
鉤掛底拉斷子線後需從新綁鉤(經常出現)。
風油精、毛巾、
技巧
釣魚四要訣:
1.選好釣位常是收獲好的關鍵。常在同一個水域,有的地方上魚很快,有的地方很久咬一次鉤,釣位不當常是原因之一。選好釣位主要憑經驗。魚有魚道,即其經常的遊行路徑,棲聚也有自己的習慣。一般地說,自然水域,如水塘、河溝、湖泊、河流等等,應選擇有水草、蘆葦的地方下鉤。或在樹旁、歪樹下、石、橋樁附近垂釣,這些常是魚兒集聚的地方。人工挖掘的養魚池一般為方型或長方形。通常說:「長釣腰,方釣角,圓池釣中央」,雖非絕對,但也是經驗的總結。事實上,人工養魚池餵料臺附近是最易集結魚群的地方,特別是餵料時間的前後,道理不言自明。
2、選準釣餌。主要指所釣的魚種最喜歡吃的食物。如鯽魚之於蚯蚓、紅蟲,鯉魚之於玉米面,草魚之於蘆葦芯和螞蚱,梭魚之於海蠶,羅非魚之於小蝦等等。市場上現有科學配製的針對不同魚類愛好的合成餌料也都很有效。但據筆者體會,最易上鉤的餌料,莫過於所釣魚塘經常餵魚的餌料。用來浸透合以粘性較好的面食,常是魚群最愛搶食的餌料。總之。垂釣之前一定要摸清所釣的魚種與其習性。如果不清楚,可多帶幾種餌料,到時選用。
3.備好釣具。釣具的準備也必須針對所釣場所與魚種、大小精心選擇。最好事先了解清楚。如無條件則應考慮多種可能,適當準備幾種不同釣具。
4.練好釣技。包括氣候、風向、釣法、各種技巧,可多請教別人,看書籍,但最根本的還是實踐。
小訣竅
1、勤提勤動,誘魚上鉤
魚鉤下沈至水底,並不是完全處於理想的位置。由於水體下地質比較復雜,有時恰好沈在巖石縫隙、水草上或枯葉底下,有時被木柱所遮蓋、雜物所隱蔽、小坑或淤泥所埋沒,魚看不到釣餌便不合攝食。因此,在釣魚活動中,一經發現魚漂久無動靜,就該勤提釣竿,不斷變化魚鉤位置,增加魚的視覺機會,誘魚上鉤。
2、機動靈活,聲東擊西
一般地說,釣魚目標不可死守。即使魚的數量稀少,或等候大全的時候,也不能固守不動。一個窩點釣上幾條魚,就該在另一個窩點上下鉤;而且在一個窩點上還要照顧到前後左右的位置。如果幾個餵窩點暫時都不出魚,應在餵窩點近處、遠處或其它草叢裏試釣遊動的魚,不斷變換釣魚地點。釣魚流傳著「打一槍換個地方」,「東一鋃頭,西一棒子」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3、勇於探索,大膽實踐
許多釣魚者勇於開拓,善於歷險,他們攀登懸崖峭壁,穿過茂密森林,淌過荒漠河灘,大膽實踐,敢於試釣別人不敢觸及的「禁區」;荷葉密匝的空隙,蘆葦叢生的地帶,水草蔓生的地方,倒樹斜枝的旁邊,往往收獲較多。並且能豐富釣魚知識,鍛煉身體,體會大自然之妙,真是一舉多得啊! 進入七、八月份,就進入了一年之中最熱的季節。每天的平均氣溫均超過30度,最高氣溫可達到38、39度,而對於釣魚人來說 ,野外垂釣的氣溫會更高,再加上今年太陽黑子活動劇烈,更是一個炎熱的夏季。如此熱的天氣,太陽會照透水下6、7米的水層,使水溫升高,加大水中溶氧的揮發,水中溶氧減少,使鯽鯉等魚進入厭食期,魚特別難釣,特別是高溫天和淺水區。如何解決這種問題?如何在夏季有豐收的魚獲?並不難,先輩們已經給我們做了最好的總結:夏釣早晚、夏釣蔭、夏釣淵。
註意事項:
在夏季,水溫的高低、水中溶氧的多少,決定著魚的活力。相對低的水溫、水中的高溶氧量,會促進魚的活力,促其胃口大開,那麼,對於釣魚人必是一個豐收的日子;反之,則會徒勞無功,承受酷暑的煎熬。在夏季,只要選擇合適的天氣、合適的釣點,定會有所收獲。現就此,簡單闡述,以供釣友參考。
一、選擇天氣
出釣當天的氣溫最好低於30度;陰天伴有小雨,並有2、3級風;暴雨之後。在這些天氣出釣,氣溫低,水中的溶氧高,魚兒活躍,食欲旺盛。
二、選擇釣場
釣深水;釣活水;釣樹蔭;釣入水口。這些地方水溫低,水中溶氧量高,魚兒聚集在此休息、躲藏、進食,因此,常可釣到大魚。選擇大水域,勿選小水塘。水庫、湖泊等大水域受天氣影響較小,水溫變化不大,不像小水域,水中的小氣候容易受天氣的影響。
三、選擇時間
釣早、晚。早9點以前、晚17點以後,氣溫轉低,各種魚兒抓緊進食,是垂釣的黃金時間。
釣夜間。夜間天氣涼爽,水溫較低,並伴有微風,且水邊寂靜,饑餓了一天的魚兒會趁機猛烈進食,大魚也趁寂靜到水邊進食,並且夜釣可以避免陽光暴曬。
四、選擇對象魚
對於鯽、鯉,不喜歡高溫天氣,但對於草魚、鰱鱅、魴魚,則進入一年的旺食期。出去垂釣,不妨多做些準備,早晚釣鯽鯉,午時釣草、魴、鰱鱅,不至浪費時間。
註意事項:
外出垂釣,多帶水和食物,天熱要防止帶的食物腐敗變質;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穿長衣、長褲,防止陽光燙傷;不熟悉的水域,盡量避免下水;中午高溫時,要避暑,以防中暑;夜釣帶好照明設備,並帶驅蟲、防蚊藥,註意安全。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