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詳細的技巧與工具?
釣魚的技巧
釣魚四要訣:選好釣位,選準釣餌,備好釣具,練好釣技
1.選好釣位常是收獲好的關鍵。常在同一個水域,有的地方上魚很快,有的地方很久咬一次鉤,釣位不當常是原因之一。選好釣位主要憑經驗。魚有魚道,即其經常的遊行路徑,棲聚也有自己的習慣。一般地說,自然水域,如水塘、河溝、湖泊、河流等等,應選擇有水草、蘆葦的地方下鉤。或在樹旁、歪樹下、亂石、橋樁附近垂釣,這些常是魚兒集聚的地方。人工挖掘的養魚池一般為方型或長方形。通常說:「長釣腰,方釣角,圓池釣中央」,雖非絕對,但也是經驗的總結。事實上,人工養魚池餵料臺附近是最易集結魚群的地方,特別是餵料時間的前後,道理不言自明。
2、選準釣餌。主要指所釣的魚種最喜歡吃的食物。如鯽魚之於蚯蚓、紅蟲,鯉魚之於玉米面,草魚之於蘆葦芯和螞蚱,梭魚之於海蠶,羅非魚之於小蝦等等。市場上現有科學配製的針對不同魚類愛好的合成餌料也都很有效。但據筆者體會,最易上鉤的餌料,莫過於所釣魚塘經常餵魚的餌料。用來浸透合以粘性較好的面食,常是魚群最愛搶食的餌料。總之。垂釣之前一定要摸清所釣的魚種與其習性。如果不清楚,可多帶幾種餌料,到時選用。
3.備好釣具。釣具的準備也必須針對所釣場所與魚種、大小精心選擇。最好事先了解清楚。如無條件則應考慮多種可能,適當準備幾種不同釣具。
4.練好釣技。包括氣候、風向、釣法、各種技巧,可多請教別人,看書籍,但最根本的還是實踐。
釣魚技巧二
1、勤提勤動,誘魚上鉤
魚鉤下沈至水底,並不是完全處於理想的位置。由於水體下地質比較復雜,有時恰好沈在巖石縫隙、水草上或枯葉底下,有時被木柱所遮蓋、雜物所隱蔽、小坑或淤泥所埋沒,魚看不到釣餌便不合攝食。因此,在釣魚活動中,一經發現魚漂久無動靜,就該勤提釣竿,不斷變化魚鉤位置,增加魚的視覺機會,誘魚上鉤。
2、機動靈活,聲東擊西
一般地說,釣魚目標不可死守。即使魚的數量稀少,或等候大全的時候,也不能固守不動。一個窩點釣上幾條魚,就該在另一個窩點上下鉤;而且在一個窩點上還要照顧到前後左右的位置。如果幾個餵窩點暫時都不出魚,應在餵窩點近處、遠處或其它草叢裏試釣遊動的魚,不斷變換釣魚地點。釣魚流傳著「打一槍換個地方」,「東一鋃頭,西一棒子」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3、勇於探索,大膽實踐
許多釣魚者勇於開拓,善於歷險,他們攀登懸崖峭壁,穿過茂密森林,淌過荒漠河灘,大膽實踐,敢於試釣別人不敢觸及的「禁區」;荷葉密匝的空隙,蘆葦叢生的地帶,水草蔓生的地方,倒樹斜枝的旁邊,往往收獲較多。並且能豐富釣魚知識,鍛煉身體,體會大自然之妙,真是一舉多得啊
一:外出垂釣要結伴而行,這樣可以互相照應。
二:野外垂釣要註意飲食健康,不要飲用生、冷、不潔凈水,不宜飲酒,更不宜暴飲,以免酒後失足。
三:釣位勿選高壓線下,遇暴風雨不可貪釣,避雨不要在大樹下或高坡上,以防雷擊。
四:患有疾病的釣友,外出垂釣時間不宜太長,且要帶上急救藥品。
五:垂釣時間不宜太長,垂釣過程中,每隔一兩個小時應作一下放松活動,以消除眼睛和身體的
疲勞。
六:釣位宜選在安全處,要防止落水。
七:池塘垂釣要防止狗咬,野外垂釣要防止蛇咬傷,遇到意外要緊急處置。
八:要愛護自然環境,勿將雜物扔於釣點,勿將釣上的小魚扔於釣位旁,防止腐爛
發臭。
九:要愛護農作物,勿與釣區群眾發生爭執。
十:夜釣要多帶衣物,帶防蚊藥,同時帶好照明工具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