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中各種魚星的認識很高興又來回答大家的問題!上篇回答了「為何5月份難釣魚」,得到眾多釣魚人的認可!倫哥表示感謝!以後爭取回答更多優質又實用的野釣問題給大家閱讀!

在野釣過程中,有經驗的釣魚人會根據不同的魚星選擇不同的方式去應對!這樣的收獲往往是非常豐富的!但是我們在野釣環境中往往遇到大魚進窩後不食餌的現象。下面我就給大家簡單講講:

野釣是給有準備的釣魚人的

1. 很多時候我們判斷魚兒是否進窩, 從很大程度上判斷是否有魚星。還有就是是否壓線!但我們又要分辨不同的魚的魚星有仕麽不同的特點,一般來講,比較好判斷就是鯉魚,鯉魚的魚星基本是成團狀的,鯉魚個體越大,冒出的魚星也就越大,同時也是移動的,如果魚星是不移動,有可能是地泡,螃蟹,蚌殼,團魚烏龜等。如果沒有正確判斷,你一直在哪個窩子裏守住,也許就是空空回家!

實戰才能出結果!每一條魚兒仿佛都有一個故事,很多年後回想起這個故事都覺得興奮

2.草魚魚星:草魚進窩後,一般呈現出1顆或者2顆但泡,呈線型,條形分布,一般草魚個體越大,魚星就越大,且在水面上要隔一會才會破裂。很多時候,草魚進窩後也同樣出現很多細密的,大小不等的魚星,其實這是草魚的尾部扇動泥底而產生,如果這種泡離窩子的距離越遠,說明魚越大個。此時釣友們就該提高警惕了。

頭和尾距離越遠,魚越大

有些釣魚人不會認魚星的時候,就會發生錯誤的判斷,看到有細密的魚星,就把鉤餌丟在細密的魚星裏,並且很多時候一看見星漂往下或者往上一動每個,然後猛提竿,結果往往鉤一大塊魚甲,草魚的魚甲是非常硬的,很不同意鉤穿,即使鉤住了也是很容易跑魚的!這個時候重點來了:我們應該觀察魚星周圍是否有一個或者兩個更大的魚星,這就是魚的頭部位置。如果將餌料輕輕放在頭部,那成功率就很大了!

3.黑魚的魚星:在水中也是呈條狀,冒的魚星很多,速度也很快,也會很快破裂,所以我們要學會和草魚區別開來!

還有就是相當多的水庫,草魚進窩後是沒有魚星的,所以一般看看時候有魚壓線,壓線越兇,也就是七星漂下沈越多速度越緩慢,說明魚的個體越大!所以我們就應該提高警惕!

3.鯽魚魚星:呈現單泡或者兩顆,單泡越大,魚的個體也就越大!

4.青波(中華倒刺鲃):也是呈團狀的,細密的泡,同時會移動,很多時候很難看見,有經驗的釣友就會把頭偏一點才能看見。

5.白條:是一個或者兩個在水面上冒出,很快就會破裂

這魚你相信是用谷麥釣到的嗎?

6.鯿魚:魚星呈2顆,3顆等,並且成群成群的

以上就是我們在野釣中最常遇到的魚星,如果你是一個經驗非常好的釣友,看見魚星後怎樣去判斷和應對,畢竟有個好的收獲!也歡迎大家共同探討學習!

倫哥野釣原創,歡迎轉載收藏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