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臺釣還是傳統釣,在作釣時首先要了解水深,進行找底調漂,根據水深和作釣目標魚大小,合理的設置調幾釣幾,那麽我們應該怎樣的正確調漂從而找到水的底部呢?

一、首先加重鉛墜,拋竿入水浮漂全部沒入水中,此時鉛墜的重量大於浮漂的浮力,通過不斷拋竿直到浮漂漂尾露出水面為止,假如說此時拋入水中浮漂露出兩目,就算是大致完成了粗找底。然後下拉浮漂,距離大概1.5-2倍子線長度,魚鉤離底近,才能保證調皮更加精確。然後調試調釣目,此時拋竿入水由於鉛墜的重量大於浮漂浮力,浮漂會沒入水中,就需要不斷修剪鉛皮,降低鉛墜重量讓重力和浮力逐漸達到平衡,直到浮漂有目數逐漸露出水面。

二、接下來就是雙鉤上餌確定釣目,首先雙鉤上餌,餌團大小必須適中,拋入水中由於增加了餌料的重量便會打破之前的平衡,此時漂尾可能露出也可能全沒入水中。如果全沒入水中,說明餌料比重比較大,上拉浮漂露出標尾就可以垂釣。假如沒有去全沒入水中,可以調整的釣目就比較多,而且餌料到底的狀態也可以多種,所以我們垂釣的時候要根據魚情和你想垂釣的水層來調整餌料的比重。假如說雙鉤上餌露出2目,那只需要上拉浮漂,露出2目多一點就是釣目。自然水域很多水底不平,需要在釣點前後多試試水深,做到心中有數。

三、浮漂調整好後通過漂尾的目數就可以大致知道餌料在水底是什麽狀態,根據上面的釣目和調目情況,以調6釣2為例,雙餌應該是懸浮的,釣目大於2目,才有一餌到底釣目從2-6目之間變化,餌料從全懸浮-一餌到底-雙餌到底變化。我們確定的釣目未必滿足當時的魚情,所以需要調整釣目來確定魚更喜歡吃在水底餌料的什麽狀態。釣目大於6目,說明子線已經開始彎曲,冬釣用的比較多。所以調漂不是你想釣幾目就釣幾目,要根據魚情來調整。

不管怎麽調漂,都要清楚浮漂露出多少目大致表示鉤餌在水底是什麽狀態。我們所確定的釣目不能想當然,要根據魚情和餌料來做調整,或者說我們最初定的釣目未必能釣到魚,需要調整釣目來調整豆兒狀態,才能適應魚情。

喜歡請收藏關註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