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暇出門釣魚就在自己廠區的邊上有條小河,上次漲水以後裏面有很多的黃辣丁。也就是大家通常說的小黃。下班後無事邊和同事相約出去釣小黃,由於是晚上,還是流水邊總結出一種手桿無漂釣魚方法,現在分享給大家,希望拍磚哈!
如何判斷是否有魚咬鉤?一是靠手感。有魚咬鉤時,手就有一頓的感覺,馬上提竿必定中魚。二是看竿梢。如果竿梢伸直了這也是咬鉤的一種形態,應及時提竿(不咬鉤的情況下,漁線是順水往下流的故竿梢必然是彎曲的成弓狀)
手桿無漂釣魚方法釣魚,要點有二:一是鉛墜可比保守釣法時稍重一些;二是把竿甩出後,等墜落底時再輕微地往回拉一下,使竿梢成弓形,這樣靈敏度高一些。切記,持竿手不要亂動,始終堅持竿梢的弓形。
無漂釣魚法同一般手竿釣比起來還有以下幾個優點:
一、培養感覺靈敏,增加垂釣樂趣。
穿浮漂垂釣時,不管是反手竿插、擺在架上或是握在手中,都使風線松弛,只用眼睛專註那浮漂。可以說,擡竿之前,魚的吸、吞餌等動作皆不為人知,唯一的感覺,只是上魚後到把魚從水中提上來的那段時間的手感。而不穿浮漂垂釣時,手不離竿,從鉤餌投入水中下沈、落底、魚兒探食、吞食、遊動、鉤住的全過程都能感覺到老釣手不但能從手感中知道是哪種魚,還能較準確地判斷擡竿時機。這種感覺不但在手上,而且通過全身,讓垂釣者趣味橫生。
二、投拋自如無阻,提高時空效率。
手竿穿浮漂垂釣,由於浮漂的定位,限製了投點的深淺度,也就限定了投點的狹窄性,釣餌只在一個水平深度的窩點上。若想擴大投點的面積(窩的四周邊)因為水的深淺不一又要進行調整浮漂,浪費了時間。投拋鉤餌時,又常常因浮漂受空氣的阻力而不自如,入水慢,不準確。手竿不穿浮漂,就沒有這些阻礙。即便是釣水的中、上層魚時,也只要減輕鉛墜的重量或將鉤餌慢慢在某一個層次中拖動即可。這就大大地提高了投拋的時間和空間的效率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