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配製魚餌
在餌料的使用上,普遍存在著一個誤區:認為自己的魚獲不如他人是因為別人有「秘密武器」,自己的魚餌沒有別人的好。所以對各種秘方是非常的渴望,總是四處打聽和收集。曾有不少釣友多次問我有沒有什麼秘方,並把「華藥師」的行頭強加於我的頭上,弄得我是哭笑不得。
我看到不少釣友不厭其繁地自配著各種魚餌,這本身無可厚非。但有些釣友卻把五種甚至更多的商品魚餌混合在一起,做著自己所謂的「秘方」夢。
他們認為釣大鯽魚的餌加上釣滑鯽魚的餌再加上釣水庫魚的餌就變成了釣水庫大滑鯽魚的秘方餌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錯誤。
在魚餌的配製上,可不是一個數字相加的遊戲。很多種的魚餌加到一起其效果不但不能互補,反而會遠遠低於其中任何一種。要研製和生產一個新的魚餌品種,其各種要素的合理組成與配比,沒有專業知識的釣友是難以搞清楚的。
正因為這樣,各個魚餌廠家才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通過不斷的研發,方能誕生一款新的魚餌品種。例如日本的丸九魚餌公司,他們有100多位化學和生物學家在從事魚餌的研製工作,每一款魚餌的推出,必須通過數年的研究和測試才能完成。
正因為如此,他們推出的各種魚餌的原料組成與配比才能恰到好處,才能滿足所釣對象魚種的攝食需要。
有了各廠家的商品魚餌作基礎,釣魚人配製魚餌時就沒有必要搞得過於復雜。
正確的魚餌配製方法是:選擇一種比較適合自己所在地區和當時所在季節和所釣對象魚的商品餌做主料,加上一種適合自己釣法的能改變魚餌狀態的物質做輔料(比如你要拉餌就要加拉絲粉),再加上1-2種適合當時天氣和地方環境的添加劑(比如春天加點動物性蛋白),將三者混合一起就可以配製出一種比較符合要求的餌料了。
不過要註意的是,這些輔料和添加劑的量都要遠遠少於主料的量。
2005年4月6日,我市舉行宋明杯中老年人自然水域釣魚賽時,我分析賽場魚類主要以鯽鯉等底層魚類組成,便選用了魔力狂鯽一袋作主料,精製面粉20克做輔料(起粘合作用),水鳥香精一袋作添加劑,將三者混合作蘸餌,以蚯蚓做釣餌垂釣,一舉奪取了亞軍。
2005年6月4日,在釣魚王杯應城邀請賽上,我見當時氣溫較高,魚可能偏愛清香餌,就選用了瘋釣鯽3號作主料,加入精製面粉30克做輔料,考慮到釣場水廣魚稀,為了加速聚魚速度,就適當加重了香精比重,用水鳥香精二袋作添加劑,將三者混合作蘸餌,以蚯蚓做釣餌。
在前半場賽中一直以第一名領先。以上兩例表明,餌料的配製只要結合了釣場的水情魚情,采用基本的製餌原理,靈活的選用所釣對象魚的一種商品餌做主料,再配以適當的輔料和添加劑,就能夠配製出決敵致勝的理想餌料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