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野釣,最難的其實就是誘魚。如果連魚都誘不來,那就更別提釣到了。前兩天剛跟一位有多年垂釣經驗的老師現場學習了製作一款「打窩球」,這是老師自己研究並且這些年一直使用的。

這款窩料成本並不高,但是非常好用,而且留窩極其持久,且以大魚為主。就單單一個不到拳頭大的小球,在夏季都可以用一天一夜不用補窩,大點的球留窩時間更是可達三十小時甚至兩天兩夜。材料如下:

製餌原料:玉米碴800g、紅糖300g、酒米100g、超誘一份。

製餌流程:

首先,玉米碴倒入鍋中,用微火反復翻炒至有香味飄出來,註意千萬別炒糊。差不多炒好之後,先倒回盆裏晾著。

接下來是非常重要的炒紅糖,其實黑糖味道更好,但是紅糖相對性價比更高。同樣用小火,反復不停的炒,慢慢地把紅糖熬化成糖漿。在炒的過程中,能夠很明顯地聞到「焦糖」的那種香味,淡水大魚對這種味道幾乎無法抗拒。

酒米我們是自己泡的,因為是主攻大魚所以使用的是大米,其實小米、麥粒等也都可以。原料也很簡單,準備大米適量,倒入高度曲酒(我們用的是67度的),並適量加了些鯉魚添加劑(也可以換成其他的,比如黑糖香精之類)。因為用的是大米,所以泡了一個星期。主要酒米盡量幹散,酒太多反而影響效果。

等糖漿也熬好了,就可以把玉米碴和酒米都倒進去,盡可能地把糖漿和它們充分混合和裹住。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再加入超誘(因為超誘碎片太小,如果一開始就加的話,難免會不均勻)。再就是徹底的混合,直至糖漿把所有米粒都包裹住。這個過程中如果感覺糖漿有點板結,可以再開一陣小火加熱,保持原料的可塑性。

攪拌好之後等一會兒,稍微晾涼可以上手後,就盡快個團成球。註意不要太熱,否則真燙手;但也別太冷,否則糖漿都凝固了,這個需要自己去感受才能把控住。團好之後就可以等著凝固了,多做點也不怕,放冰箱冷藏室可以保存很久。

最後咱說說原理,窩料講究的是味道和虛實結合,這款窩料正好滿足我們的需求。打窩球入水後,糖漿開始融化但是速度極慢,焦糖香味就逐漸擴散。而後,超誘的小碎片開始飄散,進而酒米和玉米碴也都暴露出來。完全沒有小魚進窩是不可能的,可是一旦大魚進窩,小魚自然就泡了。而不同個體大小的球,融化散落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但是最小的球也可以保持一天一夜,而大球或者在冬天,留窩時間會成倍延長。

希望這款窩料配方能夠給釣友們一些幫助和啟發,也歡迎大家反饋自己的使用效果,或者分享自己的垂釣戰績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