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釣魚藥酒的問題,我想我最有發言權。因為從喜歡上釣魚開始,我就受到釣魚書籍的影響,一直在鼓搗藥酒。釣魚書籍裏把藥酒吹得天花亂墜,神乎其神,經不住誘惑,就泡了一瓶又一瓶,可是效果卻微乎其微,有時候還適得其反,直接死窩。

那年在石家莊打工,在書上看到一個釣魚的廣普性藥酒「絕密配方」,一心想泡上一瓶,期待奇跡的出現。記得好像有靈草,排草,為了湊足配方中中草藥,我跑了十幾家藥店才把藥材買齊全。可是用後發現根本沒用,現在還在漁具庫裏放著呢!

難道真的就沒有有效的藥酒嗎?說實話,應該有!只不過被檢驗有效的配方我們很難找到,不要聽網上的槍手亂吹,否則純粹浪費錢!

以我的看法最有效的藥酒就是市場上熱賣的釣魚小藥,像牛×,漁訊,來的快,釣的多,老鼠藥,母豬乳等等,按照比例加入酒中不就是藥酒嗎?而且都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確實有效的,也是最實用的。你覺我說的有道理不?

釣鯽魚如何配最好的藥酒?

為降低垂釣難度,盡量在最短時間內獲得魚的吃口,如今餌料、窩料中添加小藥、藥酒並不是新鮮事兒。不可否認,它們在餌料味型、狀態的改進、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依然有部分釣友不了解它們的誘魚機理,總認為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回到釣友的問題「釣鯽魚如何配製最好的藥酒」那麼藥酒到底是如何發揮誘魚作用,又該如何泡製一款效果佳的誘魚藥酒?本文以此為起點,一窺究竟。

藥酒如何發揮誘魚作用,好壞是相對而言,更註重針對性、專一性不管垂釣鯽魚,還是鯉魚、草魚等其他目標魚種,使用的藥酒,它們的誘魚機理類似。單就本質,藥酒同牛B鯽、釣得快等釣魚小藥一致都是一種促食添加劑。不同之處是,釣魚小藥是高度濃縮的液體或者加工提煉的粉末,而藥酒是以更接近原始的液體狀態呈現。主要是通過高度曲酒浸泡香料或中草藥,將它們含有的微量誘魚物質萃取而獲得的液體。像常用的公丁香,香氣濃郁,所深受鯽魚、鯉魚的喜歡;含的丁香酚有麻痹魚神經中樞的作用,大幅度減少魚的應激反應,當窩點補窩、鉤餌入水後不至於引起魚群躁動,而遊離窩點。除去公丁香,還有阿魏、山奈、肉桂等等,均含有促進魚攝食或吸引魚聚集的物質。這些微量的誘魚物質有個共同點,即它們難溶於水,易溶於酒精。高度曲酒此時扮演一個載體的角色,誘魚物質以藥酒的形式,添加至窩料、餌料,入水後再擴散、傳播發揮聚魚、誘魚的作用。

相比其他的促食添加劑,藥酒更註重針對性、專一性,相比牛B鯽、釣得快等釣魚小魚,藥酒的廣譜性並不強。意味著同一款藥酒,可能在某一水域,誘魚效果突出、顯著,但置於另一水域,效果可能大打折扣,這正是藥酒的專一性的體現。水體環境的不同,導致不同材料搭配的藥酒出現,以滿足誘魚需求,但也造成藥酒好與壞難以判斷,畢竟施釣水情、魚情並不相同。比如有些藥酒適合用在冬季低溫水域;有些藥酒主要針對大體型魚;有些藥酒更適合鯽魚,而對其他魚幾無效果。可見藥酒之間可比性差,針對性、專一性顯著。

如何泡製一款恰當針對鯽魚的藥酒通過上文介紹,藥酒更註重針對性、專一性,以滿足施釣水域的水情、魚情。泡製藥酒用的香料、中草藥可以是簡單的兩三種,也可以七八種,不過為盡可能強化誘魚效果,擴大使用範圍一般會多用幾種香料。

比如一款主要針對大鯽魚的藥酒,包括阿魏1克,公丁香10克,肉桂15克,山奈10克,山楂20克,蜂蜜30毫升,53度高度曲酒1斤,其中阿魏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阿魏呈紅褐色或紅黃色,塊狀散發著濃烈的蒜臭味,用手指塗抹後略有黏性,久久不能褪去,它在水體有極其的穿透力,能刺激大鯽魚的中樞神經,使其產生饑餓感,從而促進鯽魚的攝食。另外阿魏這種特殊氣味,小麥穗、小白條、小鯽魚不怎麼喜歡,甚至有些排斥,大鯽魚或其他大體型魚卻對它情有獨鐘。

再比如一款針對夏季高水溫的藥酒,除去其他山奈、肉桂等香料外,還包括關鍵成分麝香粉。麝香粉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古時宮廷貴婦多用作香料使用,但如今研究用於香水製作。藥酒中使用的也多為人工合成的麝香粉,它含有麝香酮,能在高水溫下刺激魚的下丘腦,使其處於興奮狀態,耐低氧、耐高溫的能力得到提升,所以在夏季水溫較高時餌料添加少許麝香藥酒,常有不錯的魚口。筆者夏季經常使用麝香味的蚯蚓、玉米、小麥,野釣大鯽魚、大鯉魚,收獲頗豐。

寫在後面本文從釣友的問題入手,首先介紹了藥酒是如何實現誘魚效果的,同時指出藥酒更註重針對性、專一性,哪種效果最佳對比存在一定難度。接著分享了如何針對不同的水體環境,如何泡製一款鯽魚藥酒,介紹了其中的關鍵部分。實際垂釣遇到的水情、魚情,遠比本文描述的復雜。像一些肥水塘、瘦水塘所使用的藥酒也存在差異,這需要釣魚人在實際中不斷摸索、嘗試,這樣總會發現一款相對適宜的藥酒。這樣施釣,筆者相信遇到好魚情、好漁獲的幾率將會大增。

原創:釣魚人老高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