葷餌或活餌。河蝦、紅蟲、蚯蚓、地蠶(地蛆)、油葫蘆、蛐蛐、蛆、玉
米蟲、蜂蛹或其他幼蟲等活餌,都是鯉魚的美味佳肴,遇見之後決不放過。但
由於裝鉤不當,釣餌常被摘吃,造成信號失真,提竿空鉤。在這種情況下,裝
鉤時,可從河蝦的頭部開始,沿其硬殼橫穿鉤,使鉤尖裸露,蝦體橫臥於鉤門
內,把蝦槍折斷指向鉤門。這樣裝鉤投入釣域後1小時內河蝦不死,且不停地
擺動,保持了誘招力。由於鉤尖裸露,無論魚從何方吞餌,都無法逃避鉤尖刺
入,從而增加了釣獲率。裝紅蟲時,首先用一盲管,即將2厘米長的塑料管的
一端,用火燒後捏住封死,將6~8條紅蟲裝入盲管內,當它爬出1條就用紅
線攔腰結紮,爬出2條就2條一塊紮,直到把管中的紅蟲全部紮好拴牢,再對
折打結,把多余的紅線剪掉。在結紮時不要過度用力,以防紮斷。把紅蟲紮好
後,將鉤從紅線中穿入,使鉤尖裸露出來。這項準備工作,最好在出釣前進
行。裝鉤投入釣域2小時以上,紅蟲仍可保持不停地蠕動。用紅蚯蚓為釣餌
時,最好在出釣前能餵點動物血,借以增加其色澤和腥味,從而提高上鉤率。
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可將蚯蚓裝鉤後,用香精水把它浸潤一下,再投入釣域,
效果也很好。如果上魚的個體較大,則用整條粗蚯蚓裝鉤,或把粗蚯蚓剪成
1.5~2厘米的段,用鉤橫穿蚯蚓。
無論是成條蚯蚓還是剪成段的蚯蚓,也不論裝鉤形式如何,都應把鉤尖裸露出
來。有的釣者在把鉤尖「全包」的同時,還要在鉤尖外留一小段蚯蚓,說是蚯
蚓蠕動能增加誘招力。其實,這樣裝鉤,最易被魚摘吃餌食,而造成提竿空
鉤。這一 點,望讀者註意,要改進不科學的裝鉤方法。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