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釣位
釣位選擇非常重要。以池釣為例,有一句俗語:“方塘釣角,長塘釣腰,圓塘釣中央。”當然,經驗不一定每次都靈驗,特別是人工飼養的魚塘還與投料習慣有關,比較固定的投料點往往是魚群集結的地方,特別是在投料時間段,魚產生條件反射,紛紛遊過來覓食,因此,如果事先問清哪是投料點和時間段,就不會再打無準備的仗了。
2.餌料
餌料是魚兒上鉤的關鍵。王化德介紹,餌料一般分三類,香餌、腥餌和蟲餌,蟲餌含量低,適合初學者使用。而目前釣魚者一般選用成品餌,配置科學,價位也不高,市場上可以隨意買到。
3.天氣與釣魚
釣魚還與天氣有著密切關系,有的人看似運氣不佳,實則是沒有掌握水溫、氣壓、風向、季節和天氣條件的關系。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春暖花開,水溫在8℃-25℃左右時,魚的消化和攝食能力較強,魚也容易咬鉤;而水溫30℃以上或4℃以下時,魚要麽無心覓食,要麽都進入深水處越冬,很難釣到。比方說,一般情況下,刮3級以下的東北風、東風、東南風,不論白天還是夜晚都有利於釣魚;而刮南風或西南風則不利於釣魚,另外,不論什麽風向,風力達到6-7級以上,都不利於釣魚。
垂釣裝備
以淡水釣為例,一套普通垂釣裝備的價格在1000元左右。通常,裝備分釣箱、漁護(簍)、竿包和釣組構成。
釣具亦稱釣組,包括竿、線、漂和鉤,釣具的選擇大有學問:
1.竿
漁竿按質地一般分為玻璃鋼竿和碳竿,前者的優點是價格便宜、韌性好,缺點是偏重;後者優點是竿身輕,但韌性不好,易折;目前市面上比較流行由上述材料混合製成的竿。此外,竿的長度也有多個型號,從3.6米至6.3米不等,北方淡水釣最常見的是4.5米的竿,但參加比賽時組委會一般都對選手用竿有明確規定。
2.線
對於專業釣手來說,線也很講究,一般說,線徑小、拉力大、軟硬適中的線是好線,合理的拉伸性是評價釣線的一個重要標尺。
3.漂
又名漁浮、浮標,它是人與魚溝通的工具,好的釣手對漂的要求通常很嚴格,另外,好的漂是不吸水的。
4.鉤
漁鉤也有大小型號之分,不同的魚種,不同的水溫條件應該選用不同型號的鉤,例如,水溫高時,魚的攝食行為活躍,應選用較大的鉤和較粗的線;反之,則使用小鉤和細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