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桿是釣魚人當中應用最廣泛的釣具,從古詩:“獨釣寒江雪”及姜子牙的願者上鉤中就能看出,中自古以來就有手桿垂釣的傳統,我想即使把釣魚文化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也不為過。而手桿垂釣也最能體現出釣魚人的精湛技藝,同時也是最難窺其精髓的釣魚技術。
本人不慚拋磚引玉,望廣大釣友多加指教。
目前大多采用臺釣方法,但是隨著用的多了發覺如果不能根據魚情水面情況而變化,空提和跑魚時有發生,而且收獲也會大打折扣。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和北方釣場的情況我總結幾點:
第一看水的深度,深水長線釣組反應慢,由於釣組入水線長,而廣大釣友用的魚線大部分是價廉的,吃水性低,浮漂反映必定會有延遲,此時宜釣靈,浮漂有上浮下頓的動作即可揚桿,揚桿手法盡量前傾45度方向,利用手腕的力量一抖加桿子的彈性即可中魚,不要大幅度把手臂揚起。 反之淺水線短,釣組反映靈敏,當魚對魚餌稍有動作會立即反映到浮漂,如果馬上提桿不但會空提,還會經常出現跑魚的現象,同時也會容易驚窩。
第二看釣餌,霧化好軟餌,由於魚吸食過程中很容易吸到魚鉤或者掛到,此時就宜釣靈,硬餌宜釣鈍。露鉤餌宜釣靈,包鉤餌宜釣鈍。葷餌宜釣鈍,素餌宜釣靈。
此外還有很多因素影響,子線的長短,主線的吃水性,鉛墜的重量等等,千變萬化。釣友們應因地製宜,靈活應用,才可以提高中魚的幾率。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