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釣的美麗  傍晚邀好友,在夜風的吹拂下,靜候在水邊,看得夕陽落山,晚霞幕天而掛,讓你迷醉如入美麗的山水畫中。與彩霞相映爭艷的是滿山青翠的樹木,這時你會感到深綠與淺綠相間的群山環抱著的碧水是多麽的有情調。靜靜地躺在群山的美麗的臂彎裏,如同一個睡著的少女一般,晚霞為她增艷添彩,輕風為她送來清涼的撫摸。於是你便陶醉在這日漸消退的光影裏,靜穆在這夢幻般的水墨山水畫中。水邊涼爽的風徐徐吹來,全沒有白天所難以忍受的痛苦煎熬。夜幕降臨,星光閃爍,月牙西斜,涼風陣陣,黑山漸漸模糊成各種造型別致的怪獸,野庫大湖,寬江窄河,往往藏有巨物,漁人匆忙投竿下餌之後,這時可欣賞起絕妙的夜色來。天空中的星光月影在水面上也或清晰或模糊地照出個影來,與水中的螢光漂相媲美,如果有點微風的話,那就在水面形成一晃一晃的光波,實在美麗極了!如果你還有點閑情逸致,不妨靜聽幾曲蟲鳴蛙唱,飛鳥夜驚,夜鶯賣弄,讓你如同走進一個音樂聖堂,欣賞起仙音天籟來,如果癡迷久了,你還真會夢入仙境…… 夜釣不僅能取得較好的魚獲,而且還能鍛煉人的勇敢與膽略,提高人在大自然中的主宰與主導作用。夜釣因為在夜晚進行,。哪怕你釣點離岸較近,你也可能碰上巨物,讓人驚險而刺激,浮漂要麽不動,一動就是你迫切希望的“大東西”,才真正體驗到了夜釣的魅力。                                                                                                                                                                                                         二、夜釣的時間  夜釣的時間,從人的身體適應情況來看,從仲春開始一直到初冬皆是可以考慮的。最為適合夜釣的季節首選盛夏與初秋,夜晚降臨,水面表層先與微風相接觸,於是水中的溶氧量漸增,在太陽西斜的幾個小時內,魚兒就回遊到這水溫漸降而溶氧又豐富的地方來。所以,垂釣的時間還與水深有一定的關系,即:夜釣開始時,先是較淺處(1~2米)魚咬鉤較快,然後是在較深處(3~4)才出現魚咬鉤的高潮。所以在季節上選擇盛夏和初秋作為夜釣的首選時間是由於水溫與魚的趨溫趨氧性所決定的。對於一個夜晚來說,魚咬鉤的積極程度在時間上大體上可分三種情況來分析:

1、咬鉤最為積極的黃金時段,

2、一般的“正常”咬鉤狀況,

3、咬鉤不太積極的時間。 剛剛入夜時,魚兒由於逃避到深水區避暑,呼吸不太順,同時又消耗了大量的體內能量,這時它們都紛紛遊回既有食物又有充足氧分的淺水區,表現出的漂相是極為積極與踴躍的,這大約是晚上7~9點(由於我國東西南北差距大,具體時間也有點差異,以下也有點類似),這算是第一個黃金時段;到了淩晨2~5點又會出現一個咬鉤的次高潮,這次與入夜時的高潮相比,可能情況稍差點,這大概是魚兒在吃飽了之後稍作休息再回遊過來的又一次吃食高峰,因為肚皮內吃過了些東西也許還並不太餓,也許對新一天的酷暑的潛在威脅而所作貯存的心理還不太強烈與積極。這就是一夜之中的最好的兩個黃金時段。 從晚上9~12點與從淩晨5~7點這兩個時段,是屬於一般的“正常”的咬鉤狀況。這“正常”只是說它界於兩種情況之間,而不是真正的咬鉤正常。這時,魚過了吃食的饑餓時段,也在肚中積存了部分食物,而且魚兒最感舒服的時間也過去,進入了平穩的階段,所以其攝食也是沒有什麽規律,咬鉤也表現為稀疏而間或地咬一下,大概也處於消化階段吧。 從深夜12~2點,這是魚咬鉤最不踴躍的時段,是整個夜晚垂釣的“冰點”。所以我們要盡量避開這個時段來進行垂釣,如果是只釣一夜的話,那麽我們可釣到臨近12點,也可回來休息,如果是連續幾天垂釣,那麽到十二點時可進行休息,當然也不排除這時有小股單兵遊勇的來咬鉤。                                                                                                                                                                                                                 三、夜釣的準備 夜釣先要作好充分的準備,只有準備充足才能打有把握的仗。先是要認真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地方作為垂釣的地點,這樣才能讓你在心理上有安全感,由於熟悉地形,在夜晚垂釣時就有了心理上的準備。說到熟悉,更重要的是對水下地形的熟悉:水下哪兒深哪兒淺,哪兒是魚道或魚窩,深水區與淺水區的交界之處在哪,水下的坡度與走向,有時還要弄清楚水中是否有樹樁或障礙物,水中一般有些什麽魚,用什麽餌……如果對這些情況了如指掌,何愁釣不上魚呢?

 再次是在釣具上的準備。如果是選用手竿,那就要註意其調要稍硬點的竿子,線也要多準備幾副,鉤子要稍大點的,夜光的螢光漂或夜光棒也是不可少的。要準備失手線,免得人稍不留神被魚把竿子拉入水中,其實失手線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在遛魚時實在難以對付時可丟下竿子,讓魚拉著竿子在水中跑一段,等過了其峰頭,再慢慢通過失手線把竿子重新握在手中,繼續遛魚,直到把魚遛乏。

 餌料的準備也要充分。有的人拿了一種餌料就匆匆上路,到水邊後發現這種餌料並不是對路餌,後悔自己沒把其他餌料帶來。除了主攻的餌料必須帶好之外,其余象酸的、香的、甜的,都準備一點,葷的素兼備,這樣就能在夜釣中還有應變的可能,不至於留下遺憾。

 其他,工具也是要作認真的準備的。最好帶一把較短(攜帶方便)小鐵鍬,既可用來平整場地,也可用來對付如蛇狼等動物,如果能做成一把多功能又便於攜帶的簡便的工具,那就更好了(如安裝一個可挖取大魚的兩齒鋤)。帳篷與燈光也是必須準備好的物品(釣的時間較短,可不帶帳篷,沒有帳篷則可考慮帶塊大塑料布),夜晚在水邊可能較涼爽,要多帶件衣服,這裏建議帶件既能保暖又能避雨的雨衣。建議最好帶手機,以應急聯絡之用。還有就是食物與水,清涼油或風油精之類與防蚊蟲蛇獸的藥品。

 總之,所作的準備物品,可分兩個方面:一個是釣具方面,一個是生活用品方面。只有帶足了才不至於在夜釣中有什麽閃失,做到有備無患。一般夜釣的事情只能由自己獨自完成,在得不到外界的支援的情況下,越是準備充足,取勝的系數就越大。                                                                                                                                                                                                                        四、夜釣的地點 一般情況下,夜釣不宜中途再搬“家”,除非對地形特別熟悉,路途平坦又近,東西也不太多,還有人幫忙。選點應在天黑之前進行,或是經過長期打窩而形成了窩點,以至於使你趕到水邊就可安營紮寨。我們知道,在垂釣的過程中,釣點是十分重要的,釣點好,處在魚的窩區或是魚道上,收獲也就增加了不少的希望,釣點沒有選好,那就可能讓你瞎忙乎一夜,不僅無收獲,甚至還讓你勞累加疲憊,心情還不舒暢。

 那如何選擇與確定釣點呢?我想第一就是要具有安全感,即岸上要平坦寬闊,便於操作,那些斜坡陡岸都是必須放棄的;

第二,要讓人感到舒適,最好是自己白天在這裏垂釣過,這樣你就對此地比較熟悉,從而在心中有親近感,這在垂釣中使你始終保持在愉悅與快樂之中;

第三, 要釣點與釣點相連,讓自己與同伴始終在一起,形成一個團結而互助的戰鬥小分隊;第四,水下要沒有障礙物,不掛鉤;

第五,地點不能選在低窪的地方,因為這樣的地點,往往積水較多,水草叢生,因而蚊蟲與毒蛇也常躲藏在這樣的地方,低窪處在下雨時又往往成為流水匯合之地,危險呢;

第六,身後最好要比較空曠,沒有樹或其他障礙物,這樣操作起來也大膽放心。因此釣點應選在平坦、熟悉、幹燥、空曠之處。

 夜晚垂釣可使用海竿或手竿,如用海竿,3、4支足夠,把海竿打出去後,放在支架上,竿梢可安放一個小鈴當。而人可從海竿中的看守中解放出來,可以聊天或喝點什麽,鈴當一響再去起竿不遲,極為悠閑自在。海竿也不宜打遠了,15米到20米就足夠了,水深最好是3~5米。海竿的布陣,可選擇平行排成一條線,也可打成扇形。如果事先布下了窩子,那幾根竿子應該盡量投入窩區,形成集團攻擊優勢。而手竿的使用也要註意:窩子不宜打遠,離岸邊4~5米就可以了,事實證明,只要水深達1點5米~3米,這樣的釣點也很有可能上大魚。再有就是手竿必須加一根失手線。

 海竿不宜太長,以2點4米到3米這樣的長度為最適當。長了不好拋,怕掛住後面的雜物還不說,因為釣點較近,支竿時也不太好安放。竿子選擇硬一點的為好,這樣遛魚較好發威。雖然軟竿更易中鉤,更能對付大魚,但夜釣時魚咬鉤一般較為大膽而踴躍,硬竿可以加快上魚速度,便於速戰速決。海竿的輪子最好選擇旋壓式繞線輪,其調速與開關也最好選擇在後面的,這樣更方便。手竿也要選硬調為好,就是在鉤、線等組合上也可以較白天粗一點,以防跑魚。手竿可安發光棒或憑手感來判斷魚是否咬鉤,然後再決定是守候還是起竿。不過用手竿夜釣一般較累,雙眼也得緊緊盯住發光棒,一點也疏忽不得。所以,我認為用海竿垂釣更有情趣,更能充分享受夜釣的快樂。

 一般說來,只要有較深的水,又有較安靜的環境,大魚就敢於靠邊來索食,所以要敢於釣邊,釣近。在這沒有幹擾而靜謐的環境中,大魚就會來大膽進餐。所以,手竿與投得較近的海竿就能釣上平時很難釣上的狡猾的巨物。

 夜釣很多是在水庫或湖泊進行的,水面大,魚稀薄,那麽打窩與選點就尤為重要。打窩可打持久的大窩,別小氣吝嗇自己的餌料,不打大窩,難以引來魚群。但餌料可選擇廉價的粗食來打,如酒糟、豆腐渣、糠麩、紅蓍、雞糞、豬血、蚌螺等,但打窩時還要註意,要“軟”“硬”兼施,雙管齊下。那些容易散的餌料之中加些不易融化消散的硬餌,這樣味濃而存留時間久,誘魚效果明顯。

 當釣到大魚時,千萬別急於抄魚,也不能急於用電光去照,這樣最易跑魚。當遛到能控製住它時,可把它控製在水面上遛,當感覺到它力氣不繼時,再用電光照它,抄魚前不妨再驚嚇它或輕輕敲擊它,判定它確實無力反抗時再抄魚上岸。我在夜釣時常帶一把有兩根齒的小鐵鋤,在沒有徹底遛乏時也能挖魚上岸,十分簡單,很少有失手的可能。但有點殘忍,建議不用。

 最後,必須強調的是,一定要註意安全。夜釣不能單兵獨馬作戰,一定要結伴而行,凡事都有個照應與支援。至於如何防止蚊子的進攻,這方面的經驗介紹還真不少:有的是在洗頭時放入點風油精,有的是服用點VB1,有的是用蚊香或驅蚊的藥物。反正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但要一個蚊子都沒有那是幾乎不可能的,這樣也許還要考驗我們釣魚人的意誌與耐力。

 總之,夜釣是美麗而富有刺激的有趣的釣魚活動,當夜闌人靜,蟲鳴蛙唱,星月爭輝,漂沈魚跳時,我們不僅收獲著比白天更多的魚獲,更重要的是鍛煉了我們與艱難、辛苦、危險作鬥爭的勇氣與毅力,如果能從這點上去體會與認識的話,那麽,我們在夜釣時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困難又算什麽呢?  所以,夜釣是詩,夜釣是畫,夜釣是歌!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