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確找底是懸墜釣關鍵一環,何為底?個人覺得對懸墜釣來講"底"不是固定意義上的"底",在復雜的自然環境下"底"不是一層不變的,它在自然水域垂釣中是動態的.根據多年來自己的經歷分析一下自然水域中幾種常見的"底"和對浮漂的微調:
1,在池底有濃密水草時要確定我們要找的"底"不在水草下,而是在水草的草尖處.
2,在池底有較厚淤泥時要確定我們要找的'底'應該在淤泥表面甚至在淤泥之上.
3,在池底被亂石覆蓋時要確定我們要找的'底'是在水底向上返亂石大約直徑[可根據岸上的石頭判斷]的距離.[不知說明白沒有]
第1,第2種情況一般在自然泡子比較常見,多年淤積水草豐厚是這裏的主要特點,也是在調漂時最容易發生找過底的.有的釣友喜歡用餌料外的東西找底,在這種環境下無疑是大忌,過底是難免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準確找到實底之後,確定水草高度和淤泥厚度再對釣組進行微調,向下移動浮漂至正常魚訊出現.盡管我們現在找的底可能是虛擬的底,但決不是平常意義上的釣離底.這樣調整的目的是避免魚餌落入草和淤泥中仿礙魚兒覓食,有時在垂釣淤泥池底時還要更多的提高釣組,使魚餌離開被魚攪渾的區域.
第3種情況多出現在大型水庫,淹沒區等,提高釣組在水下的位置可以有效防止魚餌落入石縫,減少掛鉤,增加魚兒就餌機會.此時魚餌在水下是帖於高出的石頭表面或遊離於石縫之上的,很方便在石縫中上下穿行的魚兒就餌.
需要註意的是浮漂的調整前提:雙餌調漂必須調一目或以上,單餌調漂的目數最少為單餌吃漂的目數+一目以上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