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在野外垂釣鯽魚時,如何搭配餌料?
春季在野外垂釣鯽魚時,如何搭配餌料?
春季野釣鯽魚的話個人認為還是要以腥為主。
但是腥分很多種,包括活餌和商品餌也有區別。不能說哪個最好,只是對接不同的魚情而已,接下來我談談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夠對釣友們有幫助,如果說的不對也請諒解
活餌的選擇主要以蚯蚓和紅蟲為主雖然說春季的總體氣溫有所上升,但早晚的溫差很大,而且水溫也不高,野釣帶上活餌是很有必要的。
就鯽魚而言吃活餌不吃商品餌的情況很多,但吃商品餌不吃活餌的情況很少見(我遇到過幾次)。另一點春季其他魚種也變得活躍起來,像汪刺、鯰魚這類偏葷食的魚也是蚯蚓好用點。
只不過活餌上餌沒有商品餌那樣快,而且需要倒刺鉤,卸魚也慢,有些人就不高興用
紅蟲和蚯蚓的優缺點紅蟲的優點是效果好,可以直接穿鉤也可以製成「肉夾饃」用來拉餌;缺點是貴,還有就是很多人覺得紅蟲汙染環境、用了會得病等等。
這裏有必要必須科普一下:紅蟲是凈化水質的,而且也沒有誇張到一用就會得病,但為了安全手上最好別帶傷口
蚯蚓的優點是價格低、取材方便,對於很多人來說用的放心;缺點是效果相對較差,而且用來掛鉤可以,製作拉餌不怎麼樣。
網上有一些將蚯蚓泡酒、切段開拉餌的方法,說實話效果真的不明顯!不建議使用
餌料怎麼配,用什麼樣的腥如果想要簡單點直接藍鯽+918+速攻,鯽鯉通殺,方便又廣譜,比例1:1即可;要是你只針對鯽魚且對餌料的狀態要求比較高,建議四號鯽+六號鯽+藻元素
鯽魚偏大可以把藻元素換成大板鯽,鯽魚很小、開口很弱,將藻元素換成新四季,目的是增加霧化、減少比重
對於小體型的鯽魚和鯉魚,腥味濃一點好,但是野釣雜魚多,腥味重漂相亂;對於大體型的鯽魚超過半斤以上,或者是小魚比較多的情況,采用腥香或者香腥即可,可以放多一點本味型餌料,就是前面提到的大板鯽,以及常用的918、瘋釣鯽等等
補充一點,增加腥味大家習慣用蝦粉,其實赤尾青也挺好用的,味道為鮮腥;如果有養殖經歷的魚,或體型較大的板鯽或鯉魚,可以加魚骨粉,像力作、無雙等等
小魚鬧瘋了,餌料到不了底春季白條也活躍起來,如果餌料下不了底,可以采用空鉤蘸小米的辦法,防小魚一流而且釣的過程中都不用補窩
方法在文章裏提到過很多次,首先準備三個空杯,分別放入水、粘粉、小米,然後先用空鉤蘸水,再蘸粘粉,再蘸水,最後蘸上小米即可,如果小米附鉤性不好,可以多蘸兩次粘粉再去蘸小米,應該不難學會
最後還是要提醒各位釣魚人不要迷信配方,只要天氣給力,釣位找對,窩料打的好,大部分餌都會上魚
當然了咱不是說釣餌一點都不重要,只是希望別把配方看的太重,說實話真要找配方還不如找款靠譜的窩料呢
我是釣魚閣主編小飛,雖然算不上大師,但一直用心在寫文章,喜歡釣魚的兄弟可以關註一下我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