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帶有腥香的餌料,使用軟餌:因為魚口輕,釣鯽魚時入口性就要非常好,因此這時候開餌時就要盡量軟一些,不宜用硬餌。餌團要小,這是針對秋冬魚口輕的季節很重要的應對方式,餌團小方便鯽魚一口吃下去,漂相的真實性也會較高。

如果想要餌團小一點可以用拉餌或者減少拉絲粉來實現,同時使用小魚鉤,深秋或者冬季釣鯽魚最好是使用二到三號的袖鉤,這樣拉出來的小餌,小鯽魚也能夠一口吃下。

鯽魚是我國最常見的淡水魚類之一,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域以外的各大水系。鯽魚是雜食性魚類,食性廣、適應性強、繁殖力強、抗病力強、生長快、對水溫要求不高,便於養殖,是我國重要的養殖性魚類。

鯽魚在全國各地(除西部高原)廣泛分布,棲息在湖泊、江河、河渠、沼澤中,尤以水草茂盛的淺水湖和池塘較多,繁殖能力極強,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魚類。也是我國一種優良的養殖魚類和經濟魚類。

作為一名老釣友,對於餌料的開製有著自己的見解,用餌的精準與否,決定著魚獲的多少,故馬虎不得。從上面給出的四款餌料中,搭配在一起釣鯽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一個好的釣手,善於針對不同水域的魚情特點口癖等因素而製定掌控且開製出對路的魚餌,釣起得得心應手,事半功倍。如同廚師能夠根椐顧客的口味烹飪出美味可口食物,讓你大快朵頤。

從我知道的,所用過的經驗,加以分析這幾款餌料該如何搭配,控製餌比,也就作個大致判斷,畢竟如今餌料的比重大小不一,號段不盡相同,真要做到運籌維握,還須看使用方法。

在這裏,我只針對魚情加以應對,野戰紅魔相對來說比重比較大,含動物蛋白,適合釣底,大板鯽偏本味,號段有大小,後者兩款,調味型與狀態,如是我作釣,我會根椐當地水域魚情來做到合理開餌。看是野釣還是湖庫,坑釣,釣底還是釣浮(釣離底等)。野釣用餌原則,腥香為主,那紅魔占比大大板鯽份額,坑釣視水質肥瘦,原則上以香腥為主,湖庫看具體情況,一般前者居多。魚情變化,需要釣浮時,可控製餌比,增加四季份額,降低比重,使開製出的餌料呈比重輕的狀態。開餌的方法為:基礎餌+主攻餌+輔助餌(味型餌、添加劑)+狀態餌,用餌的原則是對應魚情。以上幾款餌非常好用,無論是釣底,還是釣浮,合理搭配,熟練掌握,加以運用,魚獲多多!

這問題的回答只能是:可以或不可以。因為沒有前提,無前提是沒有確切答案的,世間事皆如此,釣魚也不例外而已。

不要聽信無良商家忽悠您的:配餌公式、建議配方、廣譜配方、、、因為這些都是商業或坑蒙新人為出發點的。

釣魚,包括釣鯽魚,前提必須具體到:水情、幹擾魚、水質、環境、、、等必須的具體前提。

舉例,如果您是在夏季一個狂鬧小雜魚的水域要底釣相對數量鳳毛麟角大鯽魚,您舉例的四種餌料都等於廢物甚至噩夢。

再說能用這四種餌料的範圍內,具體的前提和魚情水情釣法等,也決定四種餌料的不同使用和搭配的量。常見出來的餌料類型明顯的不同。

舉例,在一些偏自然環境,偏瘦的截留水質,小雜魚不算鬧,垂釣放釣的大鯽魚(以上是前提),那麼常規需要搭配一款人聞淡腥淡香的餌料,此時才有具體的搭配建議(後邊數字為百分比):超誘30+大板鯽30+野戰紅魔20+四季20。註意這款餌料只能搓餌。而且底釣大板鯽,在有小體型鯽魚的前提下,可以再加些VB酒米。中藥米,效果更好。

如需拉餌,還要再加10左右的拉絲粉(具體的用量要看拉絲粉的性質和您需要的拉餌大小),可以配合上述搓餌+VB酒米主誘、拉餌作為手食來釣,形成同窩同餌類型的「濃誘淡釣」——這裏之所以也叫濃誘淡釣,因為拉餌手食1,有明顯的拉絲粉沖淡效果 2,控製了手食底部霧化 3,降低了餌料密度。

釣魚和其他活動一樣,一定要基於實際和理智。醫藥發展幾千年,從來就沒有包治百病的藥物配方;飲食幾千年發展,從沒有符合所有人口味的一個配方;一個不足幾十年的釣魚粉餌(包括添加劑)就能出來廣譜、通殺的魚餌配方或效果嗎?就能無前提有什麼配餌的框架、公式、配方嗎?您想想~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