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鯉魚用什麼餌
①葷餌:用於釣鯉魚的葷餌主要有螺獅、小蝦、蚯蚓、水絲蚓、地蠶、蟋蟀、豬肝、生肥肉丁等。蚯蚓一般釣者喜用紅色的蚯蚓,但有的釣者試用水蚯蚓,因其腥味大,效果也很好。 ②素餌:釣鯉魚的素餌種類很多,變化也多。主要有如下幾種: 面餌:是釣鯉魚的主要素餌,它以面粉、玉米面、米粉等為基本原料(玉米面、米粉需加水蒸熟),再加入白糖、曲酒、香油、蝦粉等拌勻,捏成團後掛鉤使用。 糟餌:是另一種主要素餌,它以豆餅粉、糠餅粉、麥麩等為基本原料(可將其部分炒香),再加入玉米面、芝麻粉、蠶豆粉等,也可加少量曲酒。糟餌可經低度發酵,效果很好。另外,米飯、糠餅粒、豆餅粒、嫩玉米粒、半熟的甘薯塊(紅心薯)和上豆丁、桑葚、年糕塊等,鯉魚也很愛吃。
夏秋季節小雜魚十分活躍,因此在這個季節釣鯉魚不管是窩餌還是釣餌都要有選擇的使用。白天在自然水域釣鯉魚,窩餌要盡量少用比重輕的粉狀餌料,選擇比重較大的顆粒狀餌料,如小米、碎大米、麥粒、玉米粒、碎玉米等。但比重較大的顆粒狀餌料,不會在水中漂移,很大程度的限製了餌料氣味的擴散誘魚,因此在使用這 些餌料做窩餌時,要想辦法增加餌料的氣味,可以通過發酵或者加入藥酒等方法使餌料有更濃的氣味並便於在水中擴散。窩餌的用量也要略大於其他季節,一是因為最先進窩的小雜魚會搶食餌料,使窩餌消耗較快,二是這個季節的魚非常活躍流動性大,窩中「過客」較多,增加了窩餌的消耗速度。
很多經驗不足的釣友,往往一到水邊就很快的選好釣位,不伸竿,不試水深就目測距離慌忙打窩。這種做法是手竿定點釣一個很大的誤區,手竿釣鯉魚,到達釣場之後不僅要細心選好釣位,而且在確定釣位之後,要先出竿上線,反復測試釣位前方左、中、右的水底地形,找出水底有陡坎、斜坡等最容易有魚的釣點(下鉤點), 釣點確定之後,要把空鉤釣組拋入釣點,把竿放在支竿架上,然後對準自己的漂打窩,不管是使用打窩器還是其他方式,窩餌一定要打在漂的內側,就是漂靠近釣位的一側,一般2米左右深的水,窩餌在水面的落點應該是在漂的內側一尺左右的距離,水越深窩餌打在水面的落點就要離漂的距離相對遠一點,因為窩餌在落水下沈 過程中散落面積會逐漸加大,等到落入水底之後,漂的正下方(就是餌鉤的位置)也就有窩餌了,這樣打窩的目的是在垂釣時餌鉤正好能落在水底窩餌的前沿,使上鉤率提高很多。
夏秋季節手竿釣鯉魚的釣餌,可以用加工過的玉米粒、麥粒等顆粒狀餌,也可以使用大蚯蚓、蟋蟀、小蝦等生物餌,但使用面食餌做釣餌時,不管是底墜包食釣法的面芯(不包括外包料),還是懸墜釣法的搓餌,都要有一定的粘度,不能象釣鯽魚的搓拉餌那樣霧化很快,在水庫等自然水域頻繁提竿是很少釣到較大的鯉魚的,要 用面食餌釣獲自然水域中個體較大的鯉魚,搓鉤的餌團要粘、要軟,無魚吃鉤時鉤上的餌團至少能堅持30分鐘以上不脫落。在自然水域釣鯉魚,靠窩餌誘魚,不是靠釣餌的霧化誘魚。不管是商品餌還是自製餌,都要根據不同的季節和所要釣獲的魚的種類,有針對性的采取合理的用法,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關於餌料的使 用話題,我已在其他文章中說了很多很多,但總有意猶未盡之感,為避免文章有「八股」之嫌,只好搖頭打住。希望能對釣友們享受更多釣獲的快樂有所幫助。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