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種:
六種合一果味廣譜釣餌 用料:江註10% 、紅小豆5%、小米15%、豆餅粉20%、麥麩20%、玉米面30%,1次製做5千克。另加“甜米酒藥“2包,大蒜10頭.
炮製方法:把江米蒸成飯,紅小豆煮熟碾成豆沙,合在一起,加入“甜米酒藥“2包(北京有售,粉劑,每包1克,可做甜酒1.5-2千克,沒有酒藥,也可用酒曲)趁微熱拌勻,放入大口容器內封閉,外加3層塑料食品袋密封,發酵一星期製成帶有蘋果味的江米甜酒釀備用.
小米裝在廣口瓶內,750克小米加150克曲酒,蓋好蓋兒悶一星期製成酒泡小米備用.
豆餅粉和麥麩分別用文火炒香.將玉米面用涼水和好蒸成窩頭,趁熱掰開揉碎.再把10頭大蒜去皮搗成蒜泥.
各粉備齊後,全部混合一起,拌勻,分裝在10只塑料食品袋內(每袋500克),每份3層袋,密封幹蔭涼處,繼續發酵一星期即可釣魚.
製做過程,一定要註意清潔衛生,容器和用具都要經過水燙消毒,以免細菌汙染使餌料變質發臭.製成後檢查一下,如果打開封存的袋口看,餌呈棕黃略帶褐色,有一種甜、香略帶曲酒芳香和大蒜微臭味。捏在手中不稀、不澥象軟面團一般,說明炮製成功了。如果餌帶黑褐色,表面有白色黴點或桔紅色硬塊,餌質變稀而澥猶如爛柿子,聞無甜香味,說明在製作過程受汙染,生長黴菌變質變味,不能使用。 字串7
製成後,用一包開一包,暫時不用的可放在蔭涼處保存,只要不開封,可用一個夏天不變質。
這種釣餌是介乎粘食與糟食之間的一種“半糟食“。在夏季使用時,須帶新蒸的窩頭,視餌的軟硬情況隨時摻入調整。此餌廣譜型,在人工養殖的魚糖使用效果特別好,食性不同的鯉、草、鰱、鱅都愛吃。專釣鯉魚則須增加酒泡小米的用量,再加一些魚骨粉。使餌料酒的芳香味提高,且略帶腥味,這就排除了其它魚的幹擾。
這種“六種合一果味廣譜釣餌“配方,中釣魚雜誌1998年第3期介紹後,有的釣者采用此方,在法庫縣牛其堡水庫創造了日釣魚30千克的奇跡,並在多次比賽中取得了眾人矚目的極好成績。
第九種:
粘性三味餌 用料:玉粘面85%,白面5%,白糖10%,另備香油和食鹽少量.做法用法:白面加次序水(按每製1千克釣餌用水0.6千克)攪成稀糊,入勺加火燉熟成漿糊做粘結液.然後加入白糖、香油和少許食鹽等佐料,見白糖溶解並攪勻後開始撒玉米面,邊撒邊攪動,直至硬度適中,停止撒面,立即撤火。自然冷卻後裝塑料袋或其它容器備用。到釣場臨用時揉捏成形,用多少揉多少,現用現揉。用於裝組鉤、單鉤均可,前者宜從軟,後者宜從硬。
此餌具甜、香並略帶鹹味,對鯉魚有較強的誘惑力。
第十種:
三合成兩用餌 用料:江米面、細豆餅粉、麥麩、按體積比,大約各占3分之1。做法與用法:先將豆餅粉和麥麩分別熟之後,摻合一起備用。再將江米面(無江米面亦可用白面)加次序水攪成稀糊狀,入勺用文火燉熟成稀漿糊,緊接著撒入摻合好的豆餅粉和麥麩,邊撒邊攪動,至硬度適中立刻撤火出勺,次冷後裝袋備用。到釣場現用現揉,用一團揉一團,用於裝單鉤和組鉤均可。如做糟食和誘餌用於投竿甩窩,可再加摻豆餅粉和麥麩,生熟均可,邊揣邊揉,至粘散度達到所需程度為止。
第十一種:
江米甜奶餌 用料:江米面70%、白糖20%、奶粉10%。另備熟豆粉或芝蔴粉少許。做法與用法:將三種料混合一起,用溫水和成軟面團,搟成厚4-5毫米的薄餅片,上屜蒸熟。出屜後,切成比較規整、便於攜帶的許多片,其表面幹撒以炒熟的豆粉或芝蔴粉,一則防止各片互相粘連,二則它也起芳香誘魚的作用。然後裝塑料袋或其它容器密封保存,防止風幹後變得過硬。另一做法是先做成面團上屜蒸熟,然後趁熱放在撒有熟豆粉或芝蔴的面板上搟成薄片,再毀好裝袋備用。實際上這就是北方民間的一種傳統食品--豆面卷了,綽號“驢打滾“的做法。臨用時把餅片剪成玉米粒寬的條條,再斷成小方塊,實際就是人造玉米粒,適於掛單鉤、葡萄鉤和組鉤中的悠蕩鉤。但比玉米粒更具甜、香和奶膻味,因此對鯉科魚類有較強的魅力。
江米面有極好的粘結作用和耐水性,入水後可持續2小時以上不解體。具有用料節省、攜帶方便和比較不易發酵黴變的優點。
第十二種:
米飯兩用餌 用料:主料是大米幹飯。輔料有魚粉、血粉、骨粉、蝦粉、炒熟的芝蔴粉、蘇子粉、豆餅粉、麥麩等任取一種。做法與用法:先把米飯揉成團,把飯粒搓碎,然後蘸一種輔料揉合,邊蘸邊揉。根據用途酌定輔料的用量,如做釣餌用於裝單鉤和組鉤,摻輔料不宜多,以保持飯團固有的粘性;如做誘餌和糟食,則可適當多摻些輔料,揉至手感粘散度合乎要求為宜。
米飯釣餌,在我國南方使用較多,經試驗發現,北方的魚也吃米飯。攜帶野炊用具的釣者當面餌用盡或因天氣悶熱使面餌發酵變質不能用時,即可以米飯應急。至於輔料,有什麼摻什麼,如無任何輔料,白米飯團依然可甩竿投餌。
第十三種:
豆餅糟食用料:豆餅粉60%、白面30%、麥麩10%。做法:先將豆餅粉和麥麩分別用文火炒至桔黃色致放香味,然後和白面摻一起拌均勻,遂後澆溫水攪拌,邊澆水、漣攪拌、邊試驗,當試一捏成塊,一抓成團兒時,停止加水,再雙手揉勻成大面團兒即妥。
這種糟食具有濃郁的豆香氣味,可做釣餌裝組鉤釣魚,又可做誘餌用於投竿甩窩。
第十四種:
發酵餌。用料:玉米面、豆餅粉、曲酒。做法:先將玉米面用開水澆燙到一捏成塊的程度。待冷卻到不燙手時,往裏摻豆餅粉加曲酒,邊加料邊揉,豆餅粉用量達玉米面的一半時即停止加料。繼續用曲酒調至軟硬適度,揉和均勻後,裝入大口容器或塑料袋密封。常溫下存放5-7天,待發酵至聞有清香、微酸稍帶甜味,證明發酵成功,可以使用。發酵後如變得稀軟,臨用時再加新鮮窩頭或幹豆粉調劑。調至所需硬度即可用於裝組鉤或單鉤,亦可用於投竿甩窩。
第十五種:
酒糟餌 用料:酒糟、玉米面。用量比例無嚴格要求。酒糟如太粗糙,應設法研碎成米糠狀。做法:先將玉米面用開水燙熟成幹糊狀,然後加入細酒糟揉搓,邊揉邊加糟,直至軟硬適中,一攥成團,甩鉤不散落為宜。
此釣魚餌可根據用途要,通過增減酒糟比重以調節軟硬、粘散度。用做釣餌裝組鉤,可少摻酒糟,在燙玉米面時就得略幹些;做誘餌則酒糟的比重要大些,玉米面就得燙得略稀些。
第十六種:
面筋釣餌 這在我國已是歷史悠久的傳統釣餌.用料只有白面一味.把白面用淡鹽水和成面團,擱置2-3小時,上面須覆蓋濕布或扣盆,以防風幹。然後放入水中攥、抻、揉、揣反復涮洗,除去澱粉,剩下的便是面筋。它具有極好的韌性,入水不易溶解和散落,有效時間長。臨用時現揪小塊裝單鉤。串鉤、葡萄鉤均可使用。
若在裝鉤後把餌球沾濕,其表面蘸一層奶粉或芝蔴粉香料,效果更佳。手竿定點垂釣運用此法,香料不斷向水底散落,鉤下會自然形成餌窩,效果會越釣越好。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