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意答題,旨在交流!我是樂園之失,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鯉魚是雜食性動物,對於食物並沒有什麼較多的需求,玉米、蚯蚓、種子、果實,商品餌等葷素不忌,題主所謂的鯉魚不開口未必是餌料原因造成的,這需要多角度的去解讀。本著答題盡善盡美的原則,結合實際作釣經驗,咱們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聊聊鯉魚不開口的原因,具體如下:

1、鯉魚不開口的現象分析

2、根據分析對應作釣的運用

3、關於餌料問題,我的回答

鯉魚不開口的現象分析一、密度低導致作釣鯉魚無口

在自然環境下的野河作釣,鯉魚的密度問題是首要因素。鯉魚的生長周期漫長,真正從幼魚長至成魚的數量較少,這裏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造成的影響。野外河流屬於自然生態,不僅掠食性魚類的威脅,人類的電、網非法捕魚,河流的汙染等都是導致鯉魚稀缺的原因。

二、生存習性導致作釣鯉魚無口

從鯉魚的習性來看,水溫在15℃至30℃是鯉魚的活躍期,進食欲望比較強烈且食量巨大,水溫較低時活躍期下降,冬季則會待在深水區冬眠。鯉魚具有巡遊覓食的行為,偏愛在水底復雜的地形棲身,如溝壑、緩坡、亂石區以及腐殖物較多的區域。對於作釣來說,出釣時間、釣位選擇都是影響釣獲的關鍵因素。

三、離底上浮導致底釣鯉魚無口

眾所周知,鯉魚是底棲型魚類,底釣是釣鯉的慣用方式。自然水域受環境的影響較大,比如現階段是夏季,高溫低氣壓是常見氣象,氣壓低意味著水體溶氧量不足,鯉魚很容易因缺氧而離底上浮,導致底釣困難。

段落小結:以上內容列舉了作釣鯉魚無口的問題所在,在諸多影響因素中,題主提出的餌料問題僅是作釣的其中環節,待解決以上問題後,才能真正的去考慮是否是餌料味型出現了問題,下文,我們將對其逐一分析。

根據分析對應作釣的運用一、選擇合適的釣場守釣

何為合適的釣場?實戰經驗總結,野釣鯉魚首選水域面積較大的景觀河道、主河道,譬如鄉間的野河因跨度較小就很容易受人為電、網捕魚的影響,另外寬闊的水域也符合大個體鯉魚的生長需要,食物豐富、生態健康。

除此之外,判斷河中是否存在鯉魚也極為重要,常規辦法是看魚星,鯉魚的魚星為長串性的氣泡有大有小且多為移動型這是其一,二是在鯉魚的活躍期,常會有躍出水面的現象。

考慮野河鯉魚的密度問題,在以鯉魚為目標魚的野釣中,作窩守釣的辦法最為適宜。作窩時需要使用粗顆粒耐泡的玉米、麥粒來實現持續的誘魚留魚,並在作釣時盡量減少起竿頻率確保鯉魚有安靜的進食環境。

二、出釣時間與釣位選擇的運用

出釣時間:現階段是夏季,鯉魚在清晨與傍晚時分會近岸覓食,到了午時前後則會躲在深水區避熱,那麼早晚用短竿作釣近岸處具有很好的效果。此外,夏季夜釣釣獲鯉魚的幾率要高於日間作釣,這是源於夜間水溫比較均衡,增大了鯉魚的活躍性。

在初春、秋末溫度偏低時,深水區的水溫較為均衡,所以適合使用長釣竿,出釣時間亦可以根據日出時間逐漸延後,冬季則最好以作釣鯽魚為主。

釣位選擇:蜿蜒的河道如何選擇釣位是關鍵,一些特殊的河床結構如回灣處、樺尖等是野釣鯉魚的首選釣位,另外,諸如水域的深淺結合部、閘口、橋墩附近等水底多障礙的區域也會使鯉魚的逗留時間延長。

實戰經驗總結,釣位選擇理應結合水深才會有較好的作釣效果,常規情況下水底結構為緩坡狀水深在1.5米左右是最佳釣位。

三、鯉魚離底上浮的應對

鯉魚的離底上浮有輕重之分,比如因缺氧導致的上浮,水面亦可觀察到它的蹤跡,而下雨時水域中上層的含氧量突然變高導致的輕離底卻很難發現,這也是雨中作釣多停口的原因。

常規情況下,夏季低氣壓天氣常常會帶來陰雨天,雨水能增加水體的溶氧量,尤其是暴雨,多數情況下雨後作釣是針對缺氧上浮比較好的辦法,而面對輕離底的狀況,亦可等待雨停後再進行作釣。

如果是非雨天作釣,那麼橋洞的通風處、類似攔魚壩的高低落差處等區域的溶氧量要高於其他水域,可結合自身釣場環境進行選擇。需要註意的是,雨季常伴有城市河道開閘排汙現象,遇到這種情況即可收竿回家。

段落小結:鯉魚是非常聰明的生物,對生存環境有著極高的需求,這也是野釣中難以釣獲的原因,所以需要找到合適的釣場、釣位,通過守釣才有更大的幾率釣獲。常規情況下鯉魚因趨氧導致的離底上浮都不會開口進食,所以等待其返底才是最好的辦法。

關於餌料問題,我的回答解決了以上問題,我們再來了解餌料的使用。前文已有描述,鯉魚是雜食性魚類,如果是餌料出現問題,只能是味型或狀態使其產生了警惕從而選擇性的閉口。

自然水域中的鯉魚,從幼魚長至成魚依靠的是天然食物,所以我們在作釣時發酵玉米、麥粒的使用率較高,如果是使用商品餌,味型也需要盡量貼近於自然,比如添加大量含有谷物成分的基礎餌就是配置餌料的關鍵,常規的九一八野戰篇、野釣7號都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鯉魚的食量較大,適合添加諸如螺鯉、荒食等粗顆粒通過搓餌的方式進行留魚。需要註意的是開製搓餌時,前期誘魚需要搓大餌並具有一定的溶散性,後期則盡量使用小而軟粘的餌團,便於鯉魚的吸入。

關於使用商品餌野釣鯉魚的三個誤區需要謹記:一是野釣盡量避免使用化學添加劑,小藥的添加很容易異於自然味道將鯉魚趨離;二是作釣鯉魚適合使用復合味型的搓餌,拉餌的投餵量較低很難實現留魚;三是夏季作釣,純香的餌料未必能夠吸引鯉魚,少量的添加腥味餌作釣效果更佳。

我的用餌經驗:短時間作釣適合使用商品餌,配合發酵玉米窩料可以快速的誘魚,如果是玉米作窩玉米釣,發窩速度慢不說還需要區分窩餌的味型,僅適合長時間的守釣。另外,考慮野河的魚類的綜合性,使用商品餌時也要盡量保證使其形成底散,這樣才不會因中上層水域的雜魚搶食影響作釣。

寫到最後本文以鯉魚不開口的現象分析為鋪墊,分別論述了對應解決辦法,並在餌料使用上提出了個人建議。個人認為,作釣實際上不僅在於餌料的味型狀態,更多的還是季節、天氣、環境對於魚類的影響,只有理清思路找對解決辦法才能夠有更好的作釣體驗。文章所涉及的內容僅為個人作釣的總結,如有偏頗之處還請釣友給予指正。

本文原創:樂園之失,感謝閱讀!

你好,河裏面鯉魚不開口的話,不一定是餌料的原因,還有很多別的因素也會影響鯉魚的覓食積極性,天氣溫度、氣壓、溶氧量、餌料味型,以及釣位選的不對也會出現沒口的情況,要根據現場環境狀況分析,不過也都有應對的辦法。

現在正是夏天,溫度比較高,鯉魚不能適應過高的溫度,30度以上時就不好釣了,魚口不好,甚至會出現沒口的情況。我們可以選擇有風的陰天或者是小雨天出釣,溫度沒那麼高,鯉魚也比較活躍,會好釣一點。晴天釣魚的話就釣早晨和傍晚這兩個時間段,溫度也不高,也是鯉魚覓食活動比較集中的時間。

沒風的大晴天和陰天溫度比較高,陰天還會很悶,氣壓比較低,都不適合出釣。釣鯉魚可以用谷物餌料,夏季清香型谷物餌料效果比較好,可以加點紅糖或者蜂蜜,鯉魚也比較喜歡甜味,用商品餌作釣效果不好的時候可以改用谷物餌,玉米、小麥、大米都可以。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