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反底釣法?
反向離底釣法,簡稱反底釣,單從名字大致能推測出它的用法。臺釣、傳統釣的鉤餌位於鉛墜下方或都平躺在水底,反底釣的餌料屬於特製餌,浮力大,可輕松帶動魚鉤上浮,而鉛墜因重力較大沈落在水底,鉤餌先落地再上浮,呈現出「反向」。
反底釣的應用
反底釣有兩個經典應用:一個是歐鯉釣,廣泛流傳在歐洲的一種垂釣鯉魚的方法,原理與反底釣;另一個是浮球珠珠,在我國南方使用較多。兩種方法只是名字上的差異,垂釣原理一致,只是使用細節上的差異。
反底釣是否真正比臺釣、傳統釣優秀,並且權威的解釋、說明。比如歐鯉釣起源於上世紀50年代的英國,因的確有一定效果,後來風靡整個歐洲。筆者曾參加不少各地釣友聚會,分享垂釣經驗,交流中發現絕大部分釣友都了解過歐鯉釣,但幾乎不怎麼使用,並不是歐鯉釣效果不佳,關鍵是使用習慣。一種釣法一旦在某地紮根發現,只有效果尚可,釣友不願再花費精力在其他釣法,除非另外一種釣法優勢特別突出,顯然反底釣法並不具有。
反底釣使用中註意的問題
那麼在哪些情況下可嘗試反底釣,它又有哪些優勢,及需要註意的問題。
浮層淹沒餌料時可使用反底釣。絕大多數釣友都曾遇到,水面魚星泛濫,但魚口零星。筆者曾在前幾篇文章探討過這個問題,很大原因是水底浮層過多,導致鉤餌被覆蓋、淹沒,魚無法發現。浮層即腐爛的植物碎屑、藻類微生物,包括沈積水底的各種輕質物,魚在窩點遊弋的時候,經常被弄得烏煙瘴氣,渾濁不堪,所以等到窩點安靜後,輕質物下落,覆蓋餌料是很容易的事情,這點可看筆者以前發布的水底視頻。這時要麼采用釣離底,要麼采用反底釣,效果都會強於釣底。
反底釣的窩料使用有講究。反底釣野釣鯉魚時,窩料最好選用不霧化的實體顆粒,像發酵玉米、酒泡玉米等,不建議使用豆餅、小雞飼料等易散落、霧化的誘餌。筆者網購反底釣組及餌料時,商家特意提醒。顯然這樣操作,實體窩料將鯉魚吸引至窩點,懸浮的餌料更容易被鯉魚發現、吞食。也有另一種可能,就是所使用的懸浮餌,味型、狀態不如霧化窩料,擔心喧賓奪主。
反底釣的釣餌需格外註意。實踐發現,實現反底釣並不是難事,核心是釣餌。目前實現鉤餌懸浮的有三種方法:一種是泡沫顆粒配實餌,即切出一小片泡沫,利用它的浮力帶動不易霧化的餌料浮起,這種方法成本低,多是釣友自製;一種是乳膠餌,乳膠質輕可懸浮,但真乳膠無味,一般商家將其在液體試劑中浸泡,豐富它的味型,以吸引鯉魚。購買這種餌各位註意,如果使用劣質乳膠或者液體試劑味型不佳,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毫無魚口;一種是特製餌,這種餌料本身就是魚所吞食的物質,但浮力大,經過特殊工藝加工,製成適合反底釣的餌料。一般這種餌料價格昂貴,但效果相對好一些。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