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鰱魚的魚餌怎麽做

鰱魚喜食浮遊植物釣鰱鱅生活餌料,鱅魚則喜食浮遊動物。在自然水域中,除浮遊生物外,腐敗的草魚糞便以及動物(如:牛、羊、家禽)等的糞便均是鰱鱅的食物。使用商品餌料垂釣鰱鱅,要求餌料比重輕;味道酸、香、甜、微辛;色澤鮮艷;霧化好等。餌料配製好後的狀態,必須在水中形成一層霧區,而這層霧區要能持久得停留在釣點,不能往上或往下漂浮(水流因素除外)。恰到好處的餌料配製要求較高,但卻是必不可少的。在施釣中,釣竿長度一般選用5.4米至6.3米的,釣竿硬度要在2號以上,這樣選擇的原因,一是便於保持較快的拋竿頻率,二是利於控魚溜魚。在自然水域施釣時,由於鰱鱅個體甚大,力道猛,最好使用放線裝置,可以采用磯釣竿。施釣過程中,如果是半水施釣,忌諱過於頻繁的拋、揚竿,原因在於:前顆餌料在未完全融化時,已提竿換食,那麽這顆餌料將沈入水底,從而把魚引向底部,釣點反而無魚。鰱鱅的個體大,嘴尤其大,但並不意味著其吃口就大。鰱鱅是濾食,吃的時候身體幾乎不動,輕柔文雅。漂像小而有規律,類似搓餌浮釣鯽魚的漂像。在眾多的信號中,短促有力的下頓是其主要的吃口信號,鱅魚偶爾會有黑漂的吃口信號。釣法中浮與底的選擇一直是垂釣鰱鱅所爭論的話題。「水之峰」王慶亮先生傾向於大鉤距浮釣、小鉤距底釣;其釣鰱鱅的餌料亦根據釣法的不同來決定加水的多少與揉搓的次數。浮釣加水量少,揉搓也少,底釣則反之,這是一種釣吃口的釣法。而安徽著名釣手李大毛則另成一派,粗線、大鉤、大鉤距,無論是浮釣還是底釣,講究餌料精細的配製,以錨魚為主,亦取得優異的戰績。鰱鱅的分布廣泛,在各地均有不同的釣法,因地因時而異。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