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竿釣鰱鱅怎麽誘魚?

釣鰱鱅其實是,需要考慮作釣時間和釣位選擇的鰱魚商品餌。鰱鱅的聚集,野外環境多為洄遊習性導致,一般情況下野外作釣很難通過誘魚解決問題,如果不到季節,基本很難釣到魚,我們這就是這樣的情況。

對你的問題解讀鉤鰱魚商品餌,我將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探討,解答如何誘魚的問題。

誘魚,其實就是在一個誘字上,讓魚提高對餌料的吸引力,與其說怎麽誘魚,不如說用什麽誘魚效果最好鰱魚商品餌。

季節特征對誘魚的選擇夏季是釣鰱鱅的黃金季節,因為氣溫高,上層水溫多在25°但30°之間,微生物、藻類密度大,無論食物還是水溫環境,都是鰱鱅喜歡的。

因為水溫的偏高,小藥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和範圍,效果會更明顯,夏季最合適。

對於誘魚來說,目的就是需要將更大範圍的魚聚集到窩點範圍,那添加小藥誘魚,對釣鰱鱅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

誘魚的關鍵還需要投其所好,如果味型不是魚喜歡的,那同樣會將更遠範圍的魚驅逐,起到相反的效果。

這也是我們說夏季,容易死窩的原因。當然傳播距離,和藥的穿透性也有關系。那夏季誘魚,第一是鰱鱅喜歡的味型,第二需要味型的穿透性,才可以根本解決誘魚的問題。

陰雨天氣對誘魚的選擇天氣問題對誘魚其實也有些關鍵影響。

夏季我們普遍會在,高溫天氣作釣鰱鱅,但有時候連續出魚的好日子,也會遇到陰雨天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也需要有所應對。

陰雨天,魚會在比較上層的水域,由於這種天氣會導致水的溶氧量更高,魚會更加活躍。作釣深度也會更上層。這個時候對於誘魚,需要做下改變,如果霧化效果太好,由於作釣太淺,會導致炸窩。

適當改變霧化效果控製誘魚,淺水釣鰱鱅特別要註意。

做窩誘魚鰱鱅做窩誘魚,其實比較常見。有些釣友來到釣點,就會先將頭一天沒釣完的餌料打窩,也有些釣友,幹脆開幾包餌料直接做窩,這些都很常見。

這些方法,目的都是以最快的方式,將魚誘進窩點,但也有一些技巧。

一般做窩,容易將餌料拋投下底。但下底,更容易起到持續誘魚的目的。打漂浮的豆渣,這是一個比較推薦的誘魚方法,它補窩效果也很好。無論用什麽做窩,味型還是需要選擇好的,窩料必須添加適當味型,否則根本起不到誘魚效果。

特殊味型誘魚其實大家都有不同的小藥來誘釣鰱鱅,網上也有很多,針對鰱鱅的誘食劑。

這些都可以用,其實有魚的時候效果都不錯,但網上推薦的又容易購買到,大家不都可以用嗎?那效果重疊後,副作用就出現了。

即便有效果,時間久了,也會變為沒效果了,或者幹脆小魚越來越多,就根本沒法釣了。

在這裏我推薦兩種需要自己製作的方子。

花鰱魚方子取部分豆渣,添加20%的臭味豆腐水(菜市場可以購買到),放置3天備用,在作釣花鰱的時候,取一包腥味鰱鱅餌,1比1搭配打窩。

作釣的時候,餌料添加10%臭豆腐水。

白鰱魚方子拖朋友,或X寶上購買阿魏(新疆),它是一種天然植物分泌物,一定要用天然的,不要用加工過的。我試過很多加工過的,都不太理想,購買錯了效果會減半,或幹脆沒有效果。

我第一次購買是在展會上,因為商家推薦的,就是這個東西的水下穿透力,加了酒後,效果就更好,所以我才購買了。

然後5克阿魏泡半斤白酒(高度糧食酒),我第一次泡了一天,然後搖晃均勻,就去釣了,後面效果越來越好。泡的時間可以3天左右。

作釣的時候添加部分草莓香精輔助,效果更好。有一次在江邊,我是後來插隊,才搶到一個不太好的釣位,先去的釣友,有搭釣臺的,也有釣位比較好的,可後來結果很理想。從那一次開始,我就一直用這個。當然也有效果不好的時候。

它還有一個效果,就是大家都很期待的,也是釣鰱鱅最苦惱的問題,你試過就知道。

以上就是我對釣鰱鱅,如何誘魚的解答,我通過釣鰱鱅的,一些特殊場景,分析誘魚的一些技巧,然後介紹常用的一些誘魚手段,最後分享我自己釣鰱鱅必備的,一個需要自己手工製作的方子,也是希望徹底解決你誘魚的問題。

希望可以幫到你。

大家好,我是胖子,鰱鱅釣浮抽頻率讓水層行層一個大的霧化圈,效果很好,下面給大家說下細節

一、天氣和釣點的選擇技巧

夏季適合釣鰱鱅,因為夏季水溫比較高,而鰱鱅又是喜歡高溫高溶氧的魚類,這兩個特點就導致了夏季釣鰱鱅首先在釣法上基本都是釣浮。因為鰱鱅可以忍受將近40度的水溫,同時逐氧的特點導致了氣溫越高所在水層越淺,這是因為水表溶氧會豐富很多。釣法上以釣浮為主,所以晴好微風的天氣最適合垂釣,如果風大魚會沈底,這時候也沒必要釣鰱鱅,釣草魚青魚不是更好?而且風大在釣浮的時候首先窩點難形成,誘魚能力差,其次是釣組會被風吹走,幾乎沒辦法垂釣。如果大風非要釣鰱鱅,建議釣順風。

在釣點的選擇上需要註意釣點水要深,別看鰱鱅在中上層尋找食物,但是喜歡在深水的中上層,這樣魚會更有安全感,鰱鱅體型大,也不適合釣淺水。鰱鱅比較喜歡在安靜的溝汊、灣子尋找食物,這些地形特點導致了水面會更平靜,也會有很多水中的漂浮物沈積在這裏,自然藻類等食物也相對較多。鰱鱅主要進食水中的藻類等食物,這些食物的分布跟水流、風有較大關系,所以不存在所謂的魚道或者魚窩的概念。鰱鱅有十分發達的嗅覺,主要釣點位置選擇合適,通過一定的拋竿頻率和適當的餌料,就能製作人為魚窩。

二、餌料的搭配

手竿釣鰱鱅,在餌料的搭配上需要註意幾個要素,第一就是比重輕,比重輕的餌料才能在水中懸浮更久的時間,否則餌料霧化後快速到底,反而不適合誘魚進窩。第二是要細顆粒,細顆粒除了更方便鰱鱅進食,也利於窩點的形成。說起釣鰱鱅,窩點都是要求形成大片的霧化帶,窩點中如同煙霧一般的懸浮效果。第三就是霧化要好,餌料一分鐘以內化完為宜。所以釣鰱鱅的餌料更註重狀態和形態,至於味型反而是其次的。不管香腥酸臭蒜等味型,都可以用來釣鰱鱅,味道濃郁,更利於快速誘魚進窩。

三、垂釣要點

1、根據鰱鱅的進食特點,子線的搭配至關重要。首先子線要長,這樣的好處是擺動幅度大,形成的窩點也會較大,釣鰱鱅的窩點追求面積大,不需要太集中。其次是鰱鱅的中鉤是在喝水的時候把魚鉤喝進去,所以子線一定要柔軟,所以pe線反而更好。魚鉤大但是不能太重,選擇新關東一類鉤條不粗不細的構型為宜。鉤間距要大,這樣才能實現上鉤掛餌,下鉤中魚的目的。

2、垂釣初期,需要頻繁的拋竿抽窩,這時候上餌可以把餌料捏在魚鉤上,呈三角形,入水就化完,達到快速打窩的效果。鰱鱅進窩後會有成片的小氣泡出現,這時候就可以搓餌上鉤了,餌料不能霧化的過快,保證一分鐘左右化完就可以。釣鰱鱅的技巧還在於找魚層,夏季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從上往下找,釣50厘米深,根據中魚情況調整深度,找到了魚層就可以正常垂釣了。需要註意的是魚層可能因為餌料的慢慢下沈也會下降,所以一定要註意調整水層。

在夏季釣魚,基本都是這麽一個規律,早上早點出門,趁著水溫比較涼爽釣幾條正經魚,到了10點以後魚口就比較稀了,這時候開始釣鰱鱅,下午太陽開始落山,繼續釣底看看能否再釣上幾條魚。所以說,手竿釣鰱鱅多數釣友都不是專門釣的,不過釣鰱鱅還是比較有樂趣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