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餌型:有粉餌和顆粒餌。
先談粉餌。霧化引魚效果好,餌的狀態好控製,我們根據魚口可將其調成不同的狀態,目的有兩個,一魚吸餌不擋嘴,二刺魚不擋鉤。但霧化是把雙刃劍,如果釣點全層被霧化了,穿層魚變多,中途截餌,具體釣棚內的魚反而少了,所以過度霧化反而降低了釣獲量。即引魚又不擋嘴,刺魚時不擋鉤又不會把魚引亂,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要達到這個目標就看我們配餌和開餌的功夫了。小魚靠粉餌的霧化引來,再魚誘魚,魚會被引的越來越多。過度霧化對大魚來說卻是個陌生的環境,別說上窩了,它跑還來不及呢,當然對形成條件反射的魚除外,所以釣大魚餌的霧化一定要註意分寸。
再看看顆粒餌。我這裏講的不一定是顆粒飼料,只要是顆粒大的餌都是,如各種超級誘餌等,釣小魚用顆粒餌玩狀態那難度可就大了,有人把顆粒磨碎了用,實際上也遠遠達不到粉餌的效果,即使把顆粒磨碎了過篩也不行,因為粉餌都是膨化後粉碎的,多一道工序。但顆粒餌可以在釣小魚時做窩,有引而不亂留魚持久的特點。釣大魚不管作窩餌還是作釣餌都應該加顆粒餌,這與大魚平時吃食有關,大魚喜食有形且粗糙的東西,餵顆粒飼料的如此,野魚更是如此,野魚食水生植上的附著物和水生小動物,風及水流帶來的有型物,甚至以水草為生,除了遇到釣魚的,想吃粉狀食我看難。釣大魚用顆粒餌做窩有誘魚留魚持久,餌窩時間長的優點,如果霧化大了大魚進窩後一個翻身,窩內就可能出現一個狼煙,不嚇跑附近的魚才怪呢。釣餌內要加適當的粉餌以改變餌的狀態,目的也是兩個,一魚吸餌不擋嘴,二刺魚不擋鉤。
關於餌味:這是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問題,先談談釣小鯽,我們做窩時靠味及霧化來誘魚,同是加點粗顆粒對留魚也有好處,但釣餌加味就要註意了,釣餌加味的目的是為了適口,這裏所說的適口和前面所說的方便入口是兩回事,方便入口靠餌的狀態,而適口是把魚引來後魚願意吃餌,釣餌的味和窩餌的味不應該一樣濃,魚引來了是一回事,而魚來了是否吃餌那就看釣餌是否適口了,釣餌裏含魚習慣的味(原塘料味)或魚喜歡的味(如小鯽嗜腥,大鯽嗜香等)魚才願意吃。即使你選味對了,如果味道過濃,對魚來說可能就是異味了。再談談釣大魚的用餌,釣大魚引魚靠味引,留魚靠大窩,盡量少霧化,對大魚來說如果窩內霧化過重就有可能被看成異域了,大魚不但不敢進窩還有可能逃得遠遠的呢。釣大魚的釣餌味應淡,以自然谷物香為主,當然從人工餵養搞來的魚原塘料是最好大了。道大魚我們主要是考慮釣餌的溶散性而不是霧化性,並註意餌的附鉤性。
總之在競技中用餌是個不斷變的過程,具體怎麼變?
我認為應該註意以下幾點:
1, 不要被試釣結果所蒙蔽,開餌不能單一。
2, 魚不吃餌要從餌的狀態及餌的適口性兩方面來考慮。
3, 做窩誘魚的窩餌和鉤上的釣餌最好有所區別,老的誘釣合一在競技中應該改一改了,釣餌應主要考慮餌的狀態及適口性,窩餌要註意引魚及留魚性。
4, 不要被上一場釣的好的人用餌所迷惑,自己的思路必須清晰。
5, 沒必要去記用餌配方,我們是根據魚的大小,飼養情況及魚吃口的特點來配餌和開餌的。拿已成的配方讓魚來適應你,想的美。
6, 聯合用餌要分主次,主餌確定了適口性調狀態時不要影響主餌的味型,主餌確定了狀態調適口性時不要影響餌的狀態。所以聯合用餌不能太多,最好不要超過三種,聯合用餌越多,其結果越難控製。聯合用餌中各餌的比例那要看你所需要什麼?是狀態,還是適口性?
7, 開餌是要註意煉餌及醒餌的時間,同樣的餌水比有多少人開可能就有多少狀態,這需要經驗。
8, 在釣的過程中別忘了保持餌的狀態,魚上的不順,不要老逮浮標玩。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