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關註一下,一品源優生產的小藥套餐,加到餌料裏我們這邊水肥,用著聚魚效果超級好,我們群裏都偷偷用,有時候能把兩邊打閉口,現在釣魚,餌料搭配好狀態,小藥調整好味型,聚魚,刺激魚開口,最主要的一點還得有個好點的釣位,周圍有魚的話用合適的餌料打窩聚魚才可以

求一草魚魚餌製作方法,現有面粉,芙粉,玉米粉,勝者王草魚料,草魚香精,酵母,還需要什麼?怎麼做?

當然是面食了!兄弟,說起魚餌一般選用天然的好些!但江河釣本人還是比較推薦用包谷粑釣爆炸鉤.具體做法是黃玉米打成面再適量加入湯圓面和勻(切記湯圓面不要放多了,要讓他蒸出來後捏成團在水中一個多小時就化了最好)再適量加入少許水調勻(水不能多,調濕即可)再將調好的面拿去蒸熟!最後也是最關鍵的絕招了!!記好喲,在要釣魚的時候將一袋麥片(一定一定要是正味麥片,超市有賣的,一定要是正味哈)和入面團調勻後即可上鉤垂釣了.我這配方可是很多老師傅至今都還在用的,釣草魚,鯉魚,鯽魚都很好釣,絕對管用!

自己做魚餌要用哪些材料.怎麼做啊,::.

選材方面可以註意以下幾點:
一、面粉類的選擇,宜粗不宜細。
為什麼這麼說呢?就以我們常見的餌料成分——豆面和玉米面為例,這兩種面粉是我們常用的,但是市面上銷售的大多是用於製作主食的,狀態非常細,有一些裏面還添加了高筋面粉。而且玉米、豆類品種不同,粘度也不一樣。通常顆粒比較粗的粘度會低一些,顆粒比較細、顏色比較白的粘度比較大。粒徑稍微粗一些的面粉經過炒製出香味後,其黏度會降低,而最終作為餌料成分添加的時候不會過黏,狀態會比較好控製。有條件的釣友也可以嘗試自行加工面粉,比如用豆餅、花生餅等,粉碎並過篩後即可應用。要註意的是,直接使用含油量高的作物自行加工面粉,會因為這些原料在家庭中無法去皮脫脂,幹燥也不完全,用於魚餌使用時所受影響較大,也無法長時間保存。自行加工的粉狀物,建議過80目篩,經過加工後使用。
二、顆粒選擇宜細不宜粗。
整粒的谷物做釣餌除非當獨掛鉤,否則都是作為窩料主打誘魚和留魚的,作為釣餌通常都需要粉碎到適合掛鉤垂釣的體積。這些粗粗粒徑的成分在魚餌中通常起到留魚的作用,比如各種常見的泡製酒米,鯉魚、草魚餌料中未經完全粉碎的谷物類成分,這就類似胡辣湯中的花生米和海帶絲,也就是我們說的「嚼頭兒」。它和面粉一樣,是我們餌料中不同功能的成分。面粉的作用是調整黏度和細膩化,顆粒就是起到散落、留魚作用的原料,與面粉不同的是,它還能把自身作為載體將吸附的香味釋放出來,這對魚餌而言是重要的功能。但是過於粗大的原料顆粒,不但後期加工起來較為困難,使用成本增加,還會讓釣餌狀態和持鉤性出現問題。同樣是作為原料的豆餅和花生餅,加工成碎顆粒用於釣餌時,我都會有意地將它們過篩,把這些原料得顆粒粒徑控製在小米的大小範圍內。這樣無論炒製還是微波爐打過後,它們都能在魚餌中有持久的香味,保證脫落型霧化,完善了魚兒的性能。
三、麩皮、粉片狀原料大小要合適。
麩皮其實是自製魚餌中經常用到的一種原料,市面上銷售的麩皮多數是作為飼料用於餵雞的,也有些作為釀造原料銷售。餵雞的麩皮事先並沒有進行加工篩選,買來後建議炒製後過篩一下,一是因為過大的片狀物對餌料狀態有一定的影響,另一點是通常麩皮在銷售運輸中的存放條件不像面粉那樣嚴格,不提前炒製一下,不易存放。麩皮的處理方法是先過一遍用來篩面粉的40目的細目篩。然後用大篩網篩出偏細的成分。然後用1.5*1.5(毫米)的粗目網篩出合適的片狀物。大的過不去網目的,過一遍粉碎機再篩。這樣篩出的麩皮比較細小,且片徑均勻,既可以做拉餌釣鯽魚作為狀態支撐,也能用於搓餌釣混養增加霧化。而篩出的細小成分,同樣經過炒製出香後,因為其片徑小,發酵後結合其他原料,會產生細膩的霧化,可以作為鰱魚餌的霧化成分加以使用。
四、米糧等顆粒狀泡製品宜幹不宜濕。
很多釣友自行泡製的酒米和市售的一些米製品釣餌都是濕潤的。就自製餌而言,酒米還是幹燥一些比較好。幹燥的酒米保存期比較長、使用方便,能夠適用於所有潮濕酒米的應用環境。而潮濕的酒米應用到千米的環境就非常受限製了。以50克高度白酒去泡製大約400克幹酒米,裝在礦泉水瓶子裏經過一夜的吸收,米倒出來的時候就是幹的。而潮濕的酒米用瓶裝就很難倒出來,除了放更多的就,效果無論是作為釣餌還是窩料的成分,都比不上幹米的效果好。有些香料和藥材泡製的酒米是潮濕的,但是這類酒米用量大了效果反而不好,得少量配合幹燥米和其他窩料、釣餌使用。適合速用,主要是輔助釣餌。窩料的一些主體原料,起到某種提升味道的效果,是調和味型用的輔助品。不能像幹燥的酒米那樣既能輔 助誘魚,又能作為窩料主打的多面手。

配製魚餌
(1)先拌餌後加水。餌料處在幹粉狀態下容易拌勻,加水後再想拌勻則比較困難。餌料幹粉中的各種原料要均勻分布。如果餌料中誘魚成分不均勻,調出的餌就難達到其設計的應有狀態,還將影響誘魚效果,甚至因局部餌團的誘食劑含量過大而影響到魚咬鉤。因此,調餌必須保證餌料中各種原料的均勻分布,拌勻餌料時調餌的一個重要的基本環節。餌料必須要先拌勻,否則難以達到混合使用的目的。
(2)加水量對餌團的軟硬度、霧化效果、適口性有較大影響。一般來說,加水量大,調成的餌團稀、軟,霧化效果好,適口性好;加水量小,則餌團硬,霧化效果差,適口性差。臺釣調餌一般是采用體積比來控製加水量。多數釣餌的加水量(餌、水體積比)均為1:1。需要註意的是,加水最好能一次加足,再加水或幹粉餌料來調整則非常麻煩,而且難以保證餌料的均勻性。
(3)搓揉程度對餌團的霧化效果及粘度有較大影響。調餌時,恰當的搓揉克充分體現釣餌配方的設計效果。如果搓揉過度,則餌團的霧化效果差,黏度增大,適口性差。調餌只是攪拌、輕拍捏成大團,而不是像和面一樣用力搓揉。
(4)了解所用餌料的特性,想要調好餌,首先要做調餌實驗,來熟悉、了解所用餌料的特性。將幹粉餌料調成團,要經過吸水、成熟、衰退三個過程。
免費獲取更多釣魚資訊,敬請關註中國釣魚人網官方微信工作平臺 cn354302576 ;
幹粉餌料加水並攪拌後要放置數分鐘,因為幹粉的餌料中某些成分吸水量大,幹粉餌料的吸水過程需要一定時間。餌料輕拍捏成團後,雖然已經可以使用,但一般尚未達到理想的狀態,還需要繼續放置,直到掰開餌團可見到拉絲粉形成的「絲」為止。拉絲粉形成「絲」的過程即為餌團的成熟過程。餌團在成熟期為最佳的使用時起。
對自己所用的釣餌有充分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充分了解所用餌料的特性,才能采取相應的措施。
(5)從節約餌料成本、保證餌料狀態兩方面來考慮控製調餌量。一般來說,第一次調餌不宜太多,應為對魚情尚不了解,如果 用餌不對路而換餌的話,未用完的餌就浪費了。調餌量的控製還需要考慮預計垂釣對象的種類和大小,如果魚大,餌可是當多調一些,反之可略少一些。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