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中午釣魚釣深還是淺?
秋天釣魚深水好還是淺水好
秋季以釣淺水為主,釣深水為輔,釣淺水釣深水相結合,靈活機動,抓住秋季有利時機,大顯身手,魚獲豐收。
1、釣深水
事實證明,秋天的氣溫、水溫仍然不低,並有「秋老虎」的稱謂。所謂「秋老虎」,顧名思義,不言而喻,即酷暑、炎熱、高溫。秋高氣爽,只是顯露在早、晚 的涼意。從立秋至立冬,整個秋天的氣溫在26~8℃,水溫也很適宜魚兒在淺水裏生存,魚遊向較深的水位也是暫時的、短促的。即仲、晚秋的早、晚水較涼時, 魚會待在深水處,其余時間它們還是在淺水區活動。
2、釣淺水
魚兒所以戀戀不舍淺水,是因為淺水近岸溫度較高,氧氣充足,水草豐富,藻類、浮遊生物、小蝦、蚯蚓活躍;秋收,自然落地的高粱、谷子、黍子、大豆、豇 豆、綠豆、豌豆等雜糧子粒及菜葉、草種子,甚至地瓜小根莖,都很容易被秋雨沖流進近岸淺水域,變成魚兒的佳餌美餐。所以,淺灘近岸,是鯽魚、鯉魚、鰱魚、 草魚、鮎魚、鰍魚等休息、聚集、嬉戲、覓食的最好場所,只要6℃以上,各種淡水魚,不會輕易離開淺水區域。
黑龍江省哈城市巨源鎮
巨源鎮位於阿城市正北60公裏處。總面積110平方公裏,其中共有農業耕地87645畝,草原面積12萬畝,沼澤面積5萬畝地,魚池面積8萬畝,林地面積0.8萬畝。鎮轄7個村,54個屯,6360戶,28038人,其中農業人口28109人,非農業563人。邊區土質肥沃,沼澤縱橫,宜農宜漁,主要作物為玉米、水稻、大豆、高粱、近年來漁業發展迅速,1996-1998年連續3年獲龍江養魚第一鎮的殊榮。發展壯大了四個種養基地:漁業生產基地、黃牛養殖基地、綠色水稻生產基地和高油大豆生產基地。全鎮玉米面積31000畝,水稻面積24000畝,大豆面積19000畝,經濟作物面積14000畝,年創收入4200萬元。養殖業總收入達到7500萬元,水產養殖15000畝,年產商品魚1100萬斤,創收入3800萬元。農村就業結構得到了較大的轉變,第三產業從業人員達到6000人,年創收入3000萬元。農村人均收入達到2646元。
農作物產品
巨源鎮農作物產品主要以優質稻米和優質玉米大豆及經濟作物為主。其中水稻的主栽品種有:五優C,系選一號,東農V7,五優A,松97-98,松98195等,都是長粒型優質品種;玉米的主栽品種有:四單十九,本育九,慶單一號,慶單二號,平安十八,豐禾10等,都是高產馬齒形和硬粒性品種;大豆品種主要以高油型為主,主栽品種有:黑農41,黑農37,黑農40,綏農14等;蔬菜品種較多,全鎮共有露地蔬菜6000畝,大棚蔬菜200畝,溫室蔬菜50畝。
養殖業
全鎮黃牛飼養量達到1.3萬頭,生豬飼養量達到2.9萬頭,禽類飼養量達到85萬只,羊飼養量達到8000只,奶牛飼養量達到550頭,黃牛改良率達到50%。建立了以黃牛養殖為重點的養殖基地。養殖業總收入實現7500萬元,漁業養殖1.5萬畝,大力調整了魚類品種結構,積極引進品質好、附加值高、市場走俏的名優特品種。主要魚類品種有:鯉魚,鯽魚,鰱魚,鱅魚,胭脂魚,泥鰍,等,開發了水面立體養殖模式,實現水下養魚、水上養鴨鵝、塘壩種菜的綜合效益。增加了綠色養殖面積。
特色產品
一、魚
巨源鎮商品魚遠近聞名,漁業養殖面積15000畝,主要魚類品種有鯉、鰱、鱅、胭脂魚等。年產量1100萬斤。漁業是巨源鎮的支柱產業,現已成立阿城市漁業協會,實現漁業創品牌的發展戰略。
二、水稻
巨源鎮水稻面積24000余畝,平均畝產500kg。主要栽培品種有:五優C,系選1號,東家V7,東農V10,五優A,松97-98等。都是優質長粒型品種,巨源鎮有純天然綠色水稻2000余畝,這些地塊實行魚稻輪作,一年養魚,三年種稻。稻田不施化肥和農藥,是純天然綠色食品,由於資金等原因,這種食品沒有得到認證和註冊,誠招合作夥伴。
三、黑色作物
從1993年開始,新豐村村長馮長占就開始種植紫香玉黑玉米,經過10多年的不斷實踐,先後培育出了黑玉米、黑小麥、黑谷子、黑大豆、黑水稻等黑色良種,並進行了大面積推廣,使新豐村成為了黑色作物生產專業村,1999年建立了新豐黑色作物良種研究所,2000年,成立了黑色作物發展協會。
四、美國提子葡萄
2001年,哈市市民劉華強,在城子村承包了100畝地,建成了規模為100畝的美國提子葡萄生產基地他投入資金100余萬元,建鋼質大棚40棟(600平方米/棟),共栽葡萄苗2萬余株,2002年開始結果,平均每棚生產葡萄2000-3000斤,純收入可達2萬元左右。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