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勺豬油等於十副藥 豬油是一種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老百姓通常會煉豬油來炒菜做飯。中醫認為:豬油中含動物油脂,可浸酒,可以外敷,可以炒菜。對於體質虛弱的人來說,可以滋陰補虛,同時豬油潤滑的形狀,使它還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一些長期便秘的人群,正確食用豬油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便秘的功效。

保護眼睛 因為豬油中含有胡蘿蔔素具有保護人眼睛視力的作用。適量的β-胡羅蔔能促進視紫質達到正常含量,從而避免了缺少維生素A所致的暗視野適應遲鈍,也避免暗視野之後出現強光對眼睛所造成的損害。此外,還可以預防夜盲癥、幹眼癥、角膜潰瘍癥以及角膜軟化癥。

滋養五臟 豬油可以滋養五臟,尤其針對脾胃和肺。豬油味甘,可以使脾臟變得強健,有助於食物在體內更容易被消化,所以豬油可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身材瘦弱的人群。

補虛 豬油可以滋養五臟,尤其對脾胃和肺。豬油味甘,可使脾胃強健,有助消化,開胃。所以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身體瘦弱的朋友可用豬油來增肥。

潤腸通便 豬油滑膩,又入大腸經,豬油正好可以「潤滑」腸道,使人排便通暢。所以具有潤腸通便的功能。

補肺止咳 如果肺部發熱,幹咳不止,不但需要清熱,還要補脾。故中醫有「肺虛者補脾」之說。

解毒潤燥 豬油不但能治療婦科炎癥,還有解「諸肝毒」。此外豬油使人皮膚光滑細膩,有彈性,治療脫發。中醫認為,肺主皮毛,即人體皮膚、毛發的生長靠肺滋養。豬油能補益肺陰,這就間接促進了皮膚和毛發。因此豬油固有「悅皮膚,作手膏,不皸裂」(出自《本草經集註》)、「生發悅面」(出自《名醫別錄》)之說。

豬油治病方 1、肝勞虛寒,關格勞澀,閉塞不通,毛悴色大:豬油、姜汁各150mL,先將姜汁煮成15mL,服時加豬油60mL,分次服下。

2、大、小便不通:取豬油如雞蛋大,切碎,以酒50mL煮沸,再放進豬油煎一二沸,分兩回服下。

3、虛火咳嗽(久咳不愈,聲啞失音):豬板油60g,溶化去渣,加蜂蜜60g至沸,盛於瓷器中,每天熱水沖服1匙。

4、脫肛:豬油60g、蒲黃30g,煉油去渣,加入蒲黃末,用時塗於肛/門。

5、支氣管炎,哮喘:a、豬板油、冰糖各500g,蜂蜜1000g,杏仁120g研成細末,和諸味一起混合成膏,每天兩回,每回1茶匙服之;b、黃花龍牙30g、豬板油60g,水煎,每天兩回服。

6、肺熱暴啞:豬油500g煉過,加白蜜500g,再煉少頃,冷後隨時挑食1匙。

7、便秘:豬油、冬葵子各適量的,研細為末,作丸,每丸9g,每回1丸,每天兩至三回。

8、治風濕痹痛:雪豬油配白酒服。

9、胃疼(泛酸水,饑飽皆痛):豬板油60g、冰糖30g,每晨一回燉熟吃。

10、治腳生癢瘡:明雄黃、冰片,共研細末,和勻,雪豬油調搽。(《四川中藥誌》)

提醒:豬油油脂含量非常高,一些比較肥胖的人群,或者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朋友不要食用。同時大便滑瀉患者也要慎食,會加重病情。

2 豬油怎麽煉 豬油自己在家就能煉,但是並不是把肥肉扔鍋裏這麽簡單,想要煉出好油是有訣竅的。

做法:

1、豬板油洗凈,切成兩三厘米見方的小塊;

2、放入炒鍋中,加入小半碗水,大火熬開;

3、轉小火慢慢熬即可,熬了30分鐘左右(加水是為了防止肉塊突然受熱而變焦。這樣熬出的豬油冷卻後更白更香。水開後一定要轉最小火慢慢熬,會看到水逐漸消失,而油慢慢變多)

4、熬了1小時左右,肉丁縮成很小塊,微黃即可,不可熬過了。全程都是小火,避免火太大了油渣變焦而破壞了油的味道和成份,整個過程不用蓋蓋,只在開始油少時稍微攪拌幾次,避免受熱不均勻;

5、撈出油渣,油徹底冷卻後倒入容器中密封冷藏保存(註意不要把鍋底的碎渣倒入),若一時吃不完,也可以分盒冷凍。

提醒:熬製的熟豬油一般只能保存兩三個月,若儲存在有光照、高溫、潮濕、不通風的環境中一段時間或在微量金屬的作用下,其中的遊離不飽和脂肪會被氧化,產生難聞的「哈喇味」,這樣的豬油就已經變質。不僅原有的營養成份喪失,吃後還會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癥狀。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