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雕魚餌料配方?

1、窩料


準備大米1千克、小米500克、蝦粉200克、魚訊1號小藥40毫升、15片維生素B2、高度曲酒300克,先將B2碾磨成粉狀倒入高度曲酒攪拌均勻融化,再把1號小藥倒入曲酒稀釋均勻,將大米、小米、蝦粉混合拌勻,再倒入之前的藥酒混合均勻最後密封3天。它的特點是經濟實用製作簡單,誘魚快、用量少、留魚久對底層魚種都有很好的誘惑力。


2、葷餌窩料


將雞鴨腸剁碎用紗布紮好投窩,或在紗布上系一個魚線做活動窩也可,若在其中加入菜籽餅、豆餅等效果也不錯,對鯽、鯉、鯰魚有很強的誘惑力。


3、大米糝窩料


準備大米糝子2千克、曲酒400克、魚訊1號小藥1瓶、蜂蜜80克,先把蜂蜜和小藥倒入曲酒稀釋混合備用,把大米糝子放入密封容器再倒入之前的藥酒一定要淹沒糝子密封5天,釣鯽魚最好用。撒窩要註意大水庫做重窩可加入餅類摻著用,打窩一次即可不用補窩,小水面做窩應少量多次。

在洛陽釣鯉魚餌料配方,還有丸九公司的餌料配方

我常使用如下釣餌釣魚,效果顯著。釣餌製作如下: 先將玉米面和水[不可太幹],放入微波爐5分鐘,微波爐容器應加蓋,否則水份損失太多。 取出量涼後用手掰碎,加入20%熟豆粉,+小茴香粉[小茴香中藥店有獸]適量.+蜂蜜少許+高糧酒少量調和拌勻,放入塑料袋悶2小時即可。 垂釣時還可加入少量918--2#調和後使用,本釣餌適合手竿和海竿,每次垂釣剩下的釣餌可放入冰箱冷凍室,下次垂釣再用。

餌料則是釣鯉魚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假如所選釣餌不適合魚的口味,即使釣位好,釣技超群,漁具先進,也無濟於事。為了觀察玻璃缸中鯉魚的口味,在基礎餌中摻入蚯蚓粉或香精、人胎盤粉、動物血粉、孑孓粉、麻雀粉、新蠶豆粉、蠶蛹粉、魚粉、蝦皮碎末、炒黃豆粉等進行實驗。即將上述粉末的任何一種與基礎餌混勻、揉軟,搓成綠豆大的小球,分批地一次實驗四種餌,每2~3天進行一次,看它先吃哪種,後吃哪種,並進行記錄,首先被搶光的為優,最後剩下的為劣。然後再對每組選出的優餌再進行對比實驗,其結果:人胎盤粉最佳,蠶蛹粉次之,孑孓粉、蚯蚓粉、麻雀粉受歡迎程度不相上下。在上述餌料的篩選中,沒有完全剩下的,即不存在從不咬食的問題。後來,把實驗結果拿到釣魚現場作進一步驗證,上魚效果排列次序是:孑孓粉最佳,人胎盤粉和蠶蛹粉次之,魚粉摻和餌效果也不錯。這幾種餌堪為釣鯉首選。為了進一步選擇最佳釣鯉餌,再在基礎餌中摻點雞骨頭發酵水、奶粉、生豆面或豆腐粉、大蔥韭菜發酵水、草莓果醬、雞蛋黃、尿泡雞蛋、維生素B2、大蒜汁、熟大麥粉、熟嫩玉米粉窩頭,將上述任何添加劑與基礎餌摻和,揉到軟硬適度,分批實驗,選優汰劣,其效果排列位次是:奶粉(加糖)、草莓醬為添加劑的釣餌總是先被吃光,其余的後被獵取。也就是說,這些氣味各異的餌料,鯉魚在魚缸中都愛吃,只是喜食度有明顯的差異。經過多年多塘施釣實踐情況看:尿泡雞蛋、雞骨發酵水、韭菜大蔥發酵水與基礎餌摻和揉勻後使用,無論是手竿還是海竿,總是易上鰱或鱅,而鯉、草魚雖然都上鉤,但數量少。熟嫩玉米粉加入添加劑揉合後裝鉤,極愛上鯉魚和鯽魚。而加帶甜味的草莓醬,草魚上鉤多。在基礎餌中先摻入能嘗出甜味的白糖,然後再加點香精或阿魏粉、炒花生粉、曲酒、花露水,製成這5種香型的釣餌,搓成綠豆粒大,進行實驗,缸中的鯉魚都很愛吃,表現為「狼吞虎咽」。所以,餌料中加糖很重要,它是誘發鯉魚食欲的重要添加劑。在魚缸中是這樣,到水庫、養魚塘也是如此。將白薯削皮後,切成骰子塊,蒸到半熟,再用白糖腌漬,能增加其韌性不易脫鉤,是釣鯉魚的好餌料。生嫩玉米粉、人胎盤粉、羊骨粉各等量,加入適量白面,用羊油為添加劑,調到軟硬適度。用蜂蜜為溶劑,調和生豆面或豆腐粉,其軟硬程度以能裝住鉤為好。這三種餌料各有特點,可根據不同季節和地區靈活掌握。另外,烤土豆、烤白薯等,對釣鯉魚都有較好的實用價值,且取材方便。無論哪種釣餌,都要因地製宜,摸清施釣水域鯉魚的食性,然後投其所好,這樣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參加比賽時,這往往也是取得名次的關鍵一環。1.糟食。釣鯉用的糟食,也要根據不同水域,選用不同的賦形劑、添加劑和粘結劑。例如在某水庫用的糟食,是以雞飼料為賦形劑,魚粉為添加劑,加適量水庫的水調製而成的,效果很好。如果在這一糟食中再加點白糖和生豆面,拿到該水庫上遊某村一帶水域施釣,照常上魚。如在養魚塘垂釣,最好是用餵該塘魚的顆粒餌料,粉碎後做添加劑,較其他添加劑好得多。所以每次出釣,都要多備幾種添加劑,如煮大麥、羊骨粉、羊油、炒黃豆粉、白糖或蜂蜜等,用量少、氣味大、誘魚效果好。為使釣鯉糟食甜香,可到副食店購買處理的糕點渣子,既香又甜,價格低廉,很適合鯉魚的口味。 香精、曲酒、炒黃豆粉,用量少,又便於攜帶。人胎盤粉、生豆粉,裝入小瓶中可常年不壞。賦形劑不是太重要的,若出遠門或旅遊垂釣,把所帶的餌料用光時,可到農舍找些糠皮、麥麩之類的物質,或者臨時在岸邊揀點幹牛糞搓成碎末後,摻點酒泡小米為添加劑,用大米飯為粘結劑,製成糟食,既能解決燃眉之急,又是保證豐收的有效措施。總之,釣鯉魚的糟食應突出甜香。 2.面餌。將過篩玉米細粉與白面按2∶1的比例稱量好,拌勻、沖燙後蒸至八成熟,摻入白糖或蜂蜜,揉到軟硬適度。根據臨場上魚情況,可摻點香精、魚粉或生豆面等,調到魚兒最喜食的口味為宜,裝集團鉤——梅花式、雪花式都好用。 為了改善面餌的可見度,可摻入微量核黃素,將其染成金黃色,增加誘招力,但切忌摻多,造成苦味,影響上鉤率。 3.葷餌或活餌。河蝦、紅蟲、蚯蚓、地蠶(地蛆)、油葫蘆、蛐蛐、蛆、玉米蟲、蜂蛹或其他幼蟲等活餌,都是鯉魚的美味佳肴,遇見之後決不放過。但由於裝鉤不當,釣餌常被摘吃,造成信號失真,提竿空鉤。在這種情況下,裝鉤時,可從河蝦的頭部開始,沿其硬殼橫穿鉤,使鉤尖裸露,蝦體橫臥於鉤門內,把蝦槍折斷指向鉤門。這樣裝鉤投入釣域後1小時內河蝦不死,且不停地擺動,保持了誘招力。由於鉤尖裸露,無論魚從何方吞餌,都無法逃避鉤尖刺入,從而增加了釣獲率。裝紅蟲時,首先用一盲管,即將2厘米長的塑料管的一端,用火燒後捏住封死,將6~8條紅蟲裝入盲管內,當它爬出1條就用紅線攔腰結紮,爬出2條就2條一塊紮,直到把管中的紅蟲全部紮好拴牢,再對折打結,把多余的紅線剪掉。在結紮時不要過度用力,以防紮斷。把紅蟲紮好後,將鉤從紅線中穿入,使鉤尖裸露出來。這項準備工作,最好在出釣前進行。裝鉤投入釣域2小時以上,紅蟲仍可保持不停地蠕動。用紅蚯蚓為釣餌時,最好在出釣前能餵點動物血,借以增加其色澤和腥味,從而提高上鉤率。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可將蚯蚓裝鉤後,用香精水把它浸潤一下,再投入釣域,效果也很好。如果上魚的個體較大,則用整條粗蚯蚓裝鉤,或把粗蚯蚓剪成1.5~2厘米的段,用鉤橫穿蚯蚓。 無論是成條蚯蚓還是剪成段的蚯蚓,也不論裝鉤形式如何,都應把鉤尖裸露出來。有的釣者在把鉤尖「全包」的同時,還要在鉤尖外留一小段蚯蚓,說是蚯蚓蠕動能增加誘招力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