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釣魚的窩子料用小米不用大米?
為什麼釣魚的窩子料用小米不用大米?
不管是大米、小米、小麥還是玉米顆粒,都是很適合用來打窩誘魚的,它們都是天然的農作物,自然水域中長大的魚兒對它們並沒有太大的抵抗力。在實際的垂釣過程中,尤其是在垂釣鯽魚時,小米的出場率則最高,究其原由無非也就以下幾點。
垂釣時窩料的作用
魚兒在水體中迅遊覓食,它們主要通過嗅覺來發現食物的所在,由於視力較差,因此只能發現離它們很近的食物。而自然水域中的魚兒,從小到大都是以各種天然的食物為食,對於那些有刺激性的餌料有著強烈的抗拒性,尤其是在垂釣鯽魚這種小型魚種時,大米、小米、小麥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對於我們垂釣者而言,我們常以為大米、小米、小麥等天然農作物作為原材料配置窩料,這些天然的農作物本身也帶有一定的谷物香味,有著一定的誘魚效果,同時在經過我們垂釣者的配置,這些谷物也有了相同的誘魚效果。我們將製作好的窩料投放到窩點裏之後,魚兒們會順著氣味過來覓食,而窩料散落在水底,也具備了留魚的效果。
小米餌的優勢
魚兒們在覓食時,通常都是用嘴「吸食」食物,不論大米、小米、小麥還是玉米顆粒,它們在單純的誘魚效果上其實是沒有太大區別的,但在體型個頭上小米則最小。在自然水域中,水底的地形往往是凹凸不平的,窩料在入水之後會落到水底的一些凹縫中,小米的體型相對較小,因此魚兒們想要成功地吃到小米,則往往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相比於其他大顆粒的窩料,小米在留魚效果上自然更具優勢。
結束語
窩料雖然有著誘魚跟留魚的效果,但是在垂釣時也不可盲目打窩,在陌生的水域垂釣時,小編建議大家少量投放窩料,一次性以不超過50g為宜,在垂釣2~3小時後若魚口不佳時可適量補窩。因為窩點中的窩料過多時,魚兒們都忙著吃窩料去了,誰還來吃你的釣餌呢。再者就是我們在垂釣鯽魚時,尤其是在冬季釣鯽魚,我們最好能借助打窩器來投放窩料,這樣更利於將魚兒吸引聚集在一起,便於我們最終的垂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