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傳統野釣大板鯽的選位打窩參考原則


首先你要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大鯽的數量在整體種群數量當中,它屬於少數存在。它在密度上與鯉魚很接近。但它又屬於小型魚類,所以說在選位方面與鯉魚的選位有相似又有不同。


第一個,要想釣大個體的鯉魚,就得選擇大水面。大的水域意味著生態系統中生產者的數量更多,更可能孕育的大個體的鯽魚,並且大水體生態平衡更穩定,更不容易遭到破壞。當然一些封閉的小水域無人幹擾的地方,也是有可能存在大板鯽的。但總體來說數量不會太多。


第二個,就是窩子的選擇。不能選擇很封閉的窩子,比方說純草洞。這個問題跟第3個問題是同一個問題,很封閉的窩子,大板鯽不容易進來,大鯽魚在障礙物比較多的地方,活動受到限製。這樣就導致大個體的鯽魚不可能大量聚集。


第三個,就是打窩的時候不能打的過分集中。否則窩子就不能夠容納大量大個體的鯽魚。這個在之前的是水下觀察,視頻當中也有體現。如果說餌料打的太集中,大個體的魚,它是無法擠在一起吃餌的。這就跟坐公交一樣,很窄的兩個座位,兩個大胖子坐在一起就憋的慌。所以說在選擇打握的時候,我更多的選擇是水面打窩,而不是沈底打窩。


第四個,就是打窩料的選擇。這個還是要利用魚類的食物競爭法則。利用餌料的大小狀態來過濾掉小魚口。餌料讓小魚吃不進去,只有大魚可以吃,這樣窩子裏面最終剩下來的就會是大個體的鯽魚居多。


在打窩料方面,我推薦大家可以用曲香玉米和酒米混合,用曲香玉米來充當留魚的大顆粒。這種玩法經過我長期的實戰,已經得到了驗證。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